四台湾新电影(1 / 2)
四台湾“新电影”
2018-04-15 作者: 虞吉
四台湾“新电影”
(一) “新电影”运动出现的背景
台湾“新电影”从1982年起到1987年结束,比香港新浪潮晚,大约与大陆第五代电影同时进行。Www.Pinwenba.Com 吧这是一场全面提升台湾电影文化品格,使台湾电影开始走向国际的电影运动。台湾“新电影”运动与当时台湾电影日渐衰败的产业环境有关。当时,台湾电影的市场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以中影为首的三家公营制片机构,为配合当局“政宣”文艺政策而投拍的《战争前夕》、《辛亥双十》等片耗费了几千万元的投资,但票房却不尽如人意。“国片”在短短两年就丧失了市场根基。民营公司也配合当时“解禁”的舆论,一起抨击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疮疤,例如林清介反映问题学生的电影《一个问题学生》,李佑宁描写老兵悲惨生活的写实电影《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在“新电影”运动之前的台湾电影界,相关从业人员几乎算得上是“手艺匠人”。因为影业缺乏正规的电影科班教育,从师徒制度培养出来的影人将各种迂腐的“规矩”带到了管理工作中,使得新人出头的机会为零。台湾电影在“新电影”出现之前的几十年,一直受到当局意识形态高压政策的限制。风花雪月式的琼瑶片之所以大行其道,因为它不触及社会现实,与当局文化强权手段不冲突。相反,当局往往以净化道德运动为口号,对社会写实电影横加阻挠,还特别对原住民、黑金政治、老兵、大陆等敏感话题设立禁区。可以说,在1982年以前,在台湾当局的文化禁锢之下,台湾观众看不到真正值得一看的电影。同样,诸多有独立主张和想法的电影人在“文化锁国”的创作门槛外连连受挫。上述的种种情况,使得“新电影”运动作为新生的反抗力量呼之欲出。
(二) “新电影”运动的兴盛
1980年,被称为当局文化旗手的“中影公司”在新任总经理明骥的策划下,重申自己的社会写实创作路线,消极对待政宣电影。中影全新的制片方针,使它成为台湾“新电影”的发源地。1982年夏,由三位留学归来的年轻人:杨德昌、柯一正、陶德辰,加上一位年轻的编剧张毅,四人共同执导拍摄集锦式影片《光阴的故事》。该影片用四个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来隐喻人的成长、人际关系的演变和30年来台湾政治、经济气候的变迁。一年以后,中影又开拍了由侯孝贤、万仁、曾仕祥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同样获得了不俗的票房以及影评人的交口称赞。台湾电影开始进入全新的年代。
把视角放在社会中间的电影创作思维突破了当局的一系列文艺禁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批判现实潮流。1978年起举办的“实验电影金穗奖”鼓励有能力的年轻人拍实验电影,让回国学人也有实习机会。传媒更是为“新电影”摇旗呐喊,《联合报》记者杨士琪揭露的“削苹果事件”,使得当局迫于压力终于放宽电检的尺度。此后,还出现了在台湾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事件,即针对“新电影”自1984年后票房上的失利和庸俗的电影批评,以及金马奖对“新电影”的不公,1987年,由詹宏志执笔,包括朱天文、王小棣、杜可风等在内的新电影运动的核心成员,以及香港的方育平、石琪、吴昊、李焯桃、徐克等50多位著名电影人,联名撰写《1987年台湾电影宣言——给另一种电影一个存在的空间》的宣言文章,发表在1987年1月24日《中国时报》上。该宣言表达了同情和坚守台湾“新电影”的立场。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宣言行动。
可以说,台湾“新电影”运动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和胜利意义重大。台湾电影正是由于“新电影”才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可谓是一个文艺的年代,后部分可称得上是一个写实的、批判的时代。“新电影”不仅以理智的反省者身份推动社会观念的变革,甚至和民主化运动一起加剧了台湾当局的政治变革。1988年之后,台湾电影走进了自由生存的阶段,“新电影”运动便宣告了自己的胜利。
(三) 新电影带给台湾电影的误区
“新电影”出现之初,就遭遇到“叫好不叫座”的市场冷落。以侯孝贤为例,他的《风柜来的人》和《冬冬的假期》仅上映三天,就因为票房低得可怜而被迫停映。多数批评家认为,“新电影”对台湾电影市场起了负面的作用,忽视了电影观众的审美情绪,市场打不开。电影人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不得不转而求诸于海外的国际影展,希望扩展“新电影”的影响,《冬冬的假期》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当电影被院线封杀之后,电影开始在国际影展上获奖,一下子又影响到影市。观众们在获奖报道的吸引下,重新走进电影院里,这样,侯孝贤不仅获得了艺术的肯定,而且其影片取得不错的商业成绩。这种偶然的成功刺激了他的新电影同仁,他们纷纷将“获得影展的奖项”作为影片打进市场的突破口。对现实主义批判当中出现的台湾“新电影”运动,由此变为海外影展的“责任田”,电影人对海外影展评委口味的了解明显多于对台湾观众的了解。台湾“新电影”逐渐与台湾民众脱离,成了一个彻头彻尾自说自话的小众文化产品。某些电影人将集体化的电影活动转化为一种个人艺术发布形式。台湾当局的“辅导金制度”更无异是火上浇油。
为积极拓展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当局对有助于提升台湾知名度的海外影展获奖影片给予一定的“辅导金”。这一制度虽然有利于艺术电影的生存和发展,但却使部分电影人没有了市场和观众的概念。不可否认,因为“辅导金”的存在,让以蔡明亮为代表的台湾“新新电影”坚守了自己的艺术品质。但对于台湾电影产业的整体发展前景来说,这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进入21世纪,这片阴影仍然停留在台湾电影的上空。由“新电影”出身的陈国富执导的《双瞳》给台湾电影带来一抹亮色,但也转瞬即逝。本土观众对台湾电影似乎完全失去了信心。更加不幸的是,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台湾的市场完全向好莱坞开放,本土制作的电影市场份额几乎为零。就拿近几年“金马奖”的入围影片来说,有多少部是台湾的本土制作?答案是不出十部。可以说,台湾电影“已经死亡”。
经典影片赏析
《独臂刀》
导演: 张彻
编剧: 倪匡
主演: 潘迎紫王羽田丰焦姣
出品: 邵氏公司,1967年
【剧情梗概】
主人公方刚是金刀大侠齐如丰的仆人方诚的遗孤。当年方诚为救主人身亡,方刚便被齐大侠收养并传授武艺,待如亲子。但齐家小姐齐珮和几个师兄却因方刚的家奴出身而看不起他。其实,齐珮是钟意方刚的,但不堪方的冷漠而刻意刁难。在一次比武中,齐珮乘其不备,砍断了方刚的右臂……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因此片而成为“百万导演”,王羽由此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精武门》
导演: 罗维
编剧: 罗维倪匡李小龙
主演: 李小龙田丰苗可秀魏平澳
首映: 1972年
出品: 四维影业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