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18 程序分析法——改善作业程序使其合理(1 / 2)

加入书签

工具18 程序分析法——改善作业程序使其合理化

2018-04-15 作者: 齐忠玉;林海;杨智斌

工具18 程序分析法——改善作业程序使其合理化

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IE)学科用来改善生产现状的重要手法,它通过系统分析寻求更经济的作业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工作研究是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的总称。方法研究主要用于开发简单而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业测定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通过测定必要的作业时间,制定出作业的标准时间。本章主要介绍工作研究手法对现场作业的改善手法。

程序分析以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在系统分析时强调整体性,从原材料购入到成品售出、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程序分析采用简明的符号对整个生产流程予以准确记录,之后对流程研究分析以发掘可改进之处。由于程序分析显示出生产流程的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对流程分析后可以系统地制定改善计划,以提升生产效率。

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就是生产的过程。

在进行程序分析时,我们就要针对五个要素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可以运用第二章中的工具9(“5W1H”提问技术)来对五个要素一一提问,发现不合理之处后采用第二章中的工具16(“ECRS原则”)来改善,以寻求一个最经济、最合理的程序。

检验是通过发现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来更好地

进行生产,检验点的设置、检验手法都应该予以分析。

1.生产流程分析

程序分析的具体类别有生产流程分析、工艺流程分析、业务程序分析等,但其分析思路类似。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生产流程分析为例向读者予以阐述。生产流程分析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并以辅助分析相配合来对流程进行改善。生产流程分析的主体分析主要针对上述五要素中的加工、检验、等待等要素;辅助分析主要针对搬运等要素。

生产流程的类型

生产流程可以概括性的分为三类。即直线型、装配型、分解型。直线型流程一般来说加工原材料单一、工艺较为简单;装配型流程的特点是原材料类别较多、工艺复杂;分解型流程产出的产品类型较多,不易管理。

主体分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