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他犹豫不决,只是想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1 / 2)

加入书签

第六节 他犹豫不决,只是想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六节 他犹豫不决,只是想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为了获得最好的答案而犹豫不决,而长久的犹豫,却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6.1 主题案例:犹豫不决比选错更可怕

有一个采购员,因为忠厚正直的品性而被提升了主管。对此,他暗暗下定决定,以后一定要忠于公司,所言所行都要以公司的利益为主,以回报这个知遇之恩。

然而,当他上任之后,他才发现,主管的工作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轻松——他需要对很多事情做出决定,而他最不擅长就是做决定。

有一次,他需要为公司采购一批电脑。他初步选定了两个品牌的电脑,但之后就无法做出决定了。第一个品牌的采购价格较高,但之后的维护成本较低,使用年限也较长;而第二个品牌的采购价格则相对较低,不过每年还需要一定的维护费用。而这两种采购方案的总成本比较起来,却又差不多。对此,这位采购主管非常为难——他不知道哪个方案对公司更有益处。

于是,这个项目就一直在拖着。他的想法是,等过段时间,看两个品牌的表现。如果第一个品牌的电脑降价,就购买第一个品牌的电脑;或者,第二个品牌的电脑提升服务,就购买第二个品牌的电脑。

结果,两个月以后,两个品牌电脑的价格都有小幅度的优惠。他还是无法选择,便决定再等一等。如此一等,又是半年过去,他也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购买机会。而员工们却开始暗地里抱怨:公司太小气了,说给我们换电脑,但到现在都没有行动,原来只是说说而已。

为此,采购部的经理在受到了总经理的训斥之后,给采购主管下了一道命令:马上去购买第一个品牌的电脑。如此,采购主管才算完成了这个采购决定。

6.2 心理分析:布利丹毛驴效应

以上案例中,采购主管在采购电脑时的工作态度就是心理学上“布利丹毛驴效应”。

布利丹毛驴效应,源于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在14世纪讲诉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毛驴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食物”——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嫩草。

看到如此丰盛的食物,驴子特别高兴,立即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可是,就在它要咬到干草的时候,忽然想到:“西边那堆嫩草那么新鲜,肯定更好吃。如果我现在不吃,很可能就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转身跑到嫩草堆前。

正要吃嫩草的时候,它又想到:这堆草虽然很嫩,可是如果别的驴子吃光了东边的干草料,我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

就这样,毛驴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分析新鲜度,一会儿分析美味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终饿死在草堆旁。

此后,人们就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犹豫不决啊?

因为他有了很多选择余地,但却又不知道哪个才是最好的。

在准备选择的时候,人们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些选项各自对我都有什么好处?一旦他弄清楚这个问题,他离犹豫不决的就不选了。因为当他选择其中一个的时候,其他的“好处”就等于放弃了。这当然是无法忍受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本可以属于自己的“好处”被自己扔掉。

但是,被扔掉的真的是“好处”吗?当然不。只是一个机会而已——一个有可能获得这个机会的“好处”。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选择让他感觉后悔的那一个,他也可能感觉抓不到那个“机会”,不能获得那个“好处”。

这个道理,非决策者可以理解,而正在决策的人,就算理解,也难以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