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公平理论——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公(1 / 2)
第六节 公平理论——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公平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刘鹏
第六节 公平理论——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公平
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年开始耕种的时候,地主把自家的佃农叫过去,对他说:“今年的农活又要开始了,你好好干,收成还是按老规矩,你拿一半。”佃农“得令”回家,开始了又一年的辛苦劳作。
收获时节,佃农望着堆成小山似的谷子,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愤慨:“我辛辛苦苦一年忙到头,收下的谷子自己才只能拿一半;而那地主老财整天四处闲逛,却平白无故拿我一半的收成!”
于是,愤愤不平的他去找地主理论。没想到地主却说:“你别在这儿没数了,你也不想想,我要不把地租给你,你连这一半收成都没有!所以,要我说的话,我觉得收成里我拿的份儿才少了呢!”
这个故事非常简单,说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平”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分配问题,更是一个心理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斯塔西·亚当斯认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
员工首先思考是自己的收入与付出的劳动之间的比率,然后还要将自己的收入和付出之比,与相关人员的收入和付出的比率进行比较。
当人们把自己的报酬与做同样工作的他人报酬相比较,发现二者是相等的,他会感到,这是正常的、公平的,因而心情舒畅地积极工作;当他发觉二者不相等时,内心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于是有怨气、发牢骚,继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下面的简的状况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简在一家会计公司已经工作一年了,工作像他期望的那样令人满意并具有挑战性,经理对她的工作表现也十分满意。最近,经理给她的4550美元月薪又加了200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