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附录(1 / 2)
给铁拳众书友的再度回复
--简单地说说宋末的逆转
其实从后人的角度来说,尽管“厓山之战”是宋末最艰难的时刻,但其中不是没有生机。因为从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可以看出,虽然当时张弘范占据了出海口,但战后还是有许多人冲了出去。张世杰和部分他的手下就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这是由于,海战既不同于陆战,地域也不是一般的江河湖泊,并且宋军的船只也远比对方要多,这就已经决定了,无论怎样,张弘范是根本拦不住所有船只的。
当时正确的做法,的确是像很多人都认为的那样,应该放弃固守,一起冲出去。甚至这都可以是在被困住了之后。
那么,假如一个后世之人“不幸”也加入了其中,他理应能挽救当时的结局。
当然,这里所说的前提是,这个后世之人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周围人的某种信任。因为只有得到了信任,他的建议才能被其他人所采纳。而这,恐怕才是对他来说最困难的事。
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周围的人和事、包括许多情况,他自己都还不熟悉,就想取得别人的信任,实际上并不容易。
个人认为,“逃出去”只是在最坏、也是最差情况下的选择。
再假如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又能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这个时间,个人估算大约是六个月),他完全可以改变“厓山之战”的胜负。
这样说的原因基于如下的看法:
他在这段时间里所要做的事非常简单,就是修正陆秀夫等人“造舟楫、制器械”的做法,集中主要力量造一个东西,“手榴弹”。
因为“厓山之战”的过程中,双方所进行的“跳帮、格斗、抢船,”实际上就是后世所说的“接舷战”。而手榴弹绝对是“接舷战”中的利器。
顺便说一下,当初在设计“厓山之战”时,本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写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