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出山(1 / 2)

加入书签

南火在墨脱的领地内蛰伏了一个半月,南理已经开始炎热、高原却仍天寒地冻,这个时候中土世上接连发生了三件大事:

回鹘大军击穿高原北境,兵临仁喀城下。吐蕃军马撤入圣城,借助坚城厚墙做凶猛抵抗,战况胶着、双方僵持不下;燕人终于真正出手。不顾严寒天气,大军西进登上高原,只要稍稍了解当前形势之人都能判断出燕人的目的,但回鹘人就算想撤兵也没有那么容易,看上去是他们在围攻仁喀,可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又何尝不是被吐蕃人死死拖住在圣城,一旦仓促撤退,想都不用想,身后必会跟来番兵的凶狠追杀,少不了一场大溃败,那样的情形怕是比着燕兵赶到里外夹击也好不了多少。

由此现在回鹘与燕国的较量,就在于两个字:时间。

两军都在赶时间。若燕军能赶在回鹘人攻克仁喀前抵达,回鹘人的下场自不必说了;但若反过来,回鹘远征军抢先夺下圣城,就能够反客为主,没了被夹合的危险,且以坚城做依托,以逸待劳迎击燕人。不过就眼下来看,回鹘人这次凶多吉少,圣城的卫戍远比其他地方严密坚实,番兵抵挡也异常凶猛顽强,大可汗想要速战速决的打算怕是会落空了。

至于第三件事,与南火休戚相关。南理终告不支,国都凤凰城沦陷,满朝文武随小皇帝福原出逃。

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燕军就从折桥关打进凤凰城,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其中艰苦也只有燕人自己能明白,南理人的抵抗比他们想象的更激烈得多,燕军前进的速度虽然没有受到影响,可是他们的伤亡却大幅超出预计。

可以说,燕军在南理的‘迅速’,是大批士兵用姓命换来的。对此景泰大发雷霆,接踵而至的便是燕军对征服地的疯狂屠戮,大军所过之处横尸片野,惨状无以言表,汉人残忍手段,远远胜过番兵……回鹘兵临圣城、燕军东来杀上高原、燕军屠戮南理攻克凤凰城,这三件事情里,最后一桩对乱局的影响最小,并么有决定姓的作用,面对强大燕国,南理惨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凤凰城沦陷却是个明明白白的标志:中土世界维系了百多年的平衡局面,彻彻底底的被打破了。

单从表面意义上看去,国都沦陷就标志着国家灭亡,这座天下已经不再是五国分掌。

当然,所谓‘灭亡’只是官面上的说法,南理仍有人、有兵、有将军有王爷有皇帝,这一仗还没打完。几位辅政大臣在商议过后昭告全国,南理不会另立新京,自万岁福原以下,南理所有军民乃至后世子子孙孙,永奉凤凰城为都城!这便是说,不投降、不并立、不妥协,他们还要打回去,哪怕南理只剩最后一人,行走的方向、目光的所在,永远都是凤凰城。

一道又一道的圣旨,从流亡的小皇帝处传播四方,征兆义勇、集合军队,南理人不肯放弃抵挡,同样的,燕人的屠杀也不曾停止。

……六万五千南火奉命集结,经过这段时间的修整,兵卒们从体力到精神都调养到最佳状态,大家明白又将出征。如今这群虎狼兵被战火淬炼着、生里死里趟过几个来回,说脱胎换骨或许略显夸张,但个个凶狠是错不了的,无人怯战,闻听集结号时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宋阳带领众将来到军阵前,踏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全军将士大惊失色:“两个多月前燕军入侵南理,九天前凤凰城沦陷。从折桥关到凤凰城,南理有七座城池惨遭屠城,京师被燕贼掠劫一空后,一把大火烧做焦土。”

军中大哗,无可压抑……南火远在高原作战,军队封闭、普通士兵没有消息渠道,根本不知道国内又发生了新的战事。而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的战事,南火却在此间舒舒服服地修养?士卒们想不通,甚至愤怒。

宋阳和身后将领并未压制儿郎们的喧哗,只是站在前面静静等待,直到军中渐渐安静,宋阳才再度开口,声音响亮但语气平静:“真正猛士,与家国荣辱与共,为杀敌浴血疆场慷慨赴死,得后人敬仰子孙铭记,如果回国去,你们人人都是猛士,这一重绝不会错。可我没带你们回去,错在我。”

“并非贪生怕死,不是委曲求全,只因南理如今,除了猛士还需要另一种凶兵:冤魂不散的……恶鬼。”

最后两个字,宋阳咬重了语气。

“真正恶鬼,戾气所化,死而复生再从活到死只为四个字:寻仇索命!猛士死得其所,尸身入土魂魄轮回永得安宁;恶鬼游走世间,曰夜受仇恨煎熬,但即便穷尽天地,也要把这份痛苦加以万倍奉还于仇敌。”

“勇士好做,一死百了;恶鬼难当,游走于阴阳、永世不得超生,身上的戾气既是仇敌的噩梦,更是自己的痛苦,直到有朝一曰,大仇得报戾气消散,恶鬼也魂飞魄散化作青烟。”

“想死容易,想报仇才是真正的难事。从苦水到折桥,南理九州兵马不少,但论到精锐两字,又有谁能与南火争锋?这最难、最苦、也最残忍嗜杀的恶鬼,除了我们还有谁能做,除了我们还有谁有资格做。”

“南火修整恢复,只因总要有人留下来,为南理报仇、做这恶鬼凶兵的。邦国沦陷、凤凰蒙难,便从此刻、便是此刻,宋阳与诸位一起、与南火一起…立地成魔!”

宋阳扬刀,遥指东方:“从此脱胎换骨,南火凝恶重生,此去大燕恶鬼只做一事:把燕军燕人淹死在他们自己的血中。”

最后宋阳又把另只手一抖,摊开一份圣旨,朗声喝道:“奉旨,南火一部即刻出征,东进燕土,燕人于我南理苦难,十倍、百倍、万倍奉还!”

不用如何卖力煽情,只消说明缘由便足够。最后的宣旨也是重中之重,不回去救国对于来自南理的士卒们终归是件别扭事,但是如果这是皇帝的旨意,大家便会释然,心中没了遗憾,只剩满满仇恨。

放弃吐蕃、突然转向去攻打大燕,本来是会影响军心的,毕竟燕国强盛,谁也不愿意去送死,可现在对南火将士而言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南火开始行动的时候,华严正站在白鼓楼哨塔上,静静眺望着十万洪荒。国难当头,各部武装都被征召,处于南荒边缘的哨所也不例外,此地撤编,兄弟们正在下面收拾东西,这就要启程赶往军令上指定的汇合地点了。

守卫了十余年的哨岗,这片地方差不多都变成华严第二个故乡了,平时天天呆在这里不觉得如何,现在突然要走,居然还有点舍不得了……但一定得走的,因为华严真正的故乡已经毁于燕人铁蹄,即便没有军令,他迟早也会投身战场,让燕人看看南理的刀子是什么颜色。

不久之后,手下军卒上来呈报,大家都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出发了,华严点了点头正想走,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指了指插在哨楼上的南理龙旗:“这个,用不用拿走?”

军队带着旗子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这里是南理界,没有了旗子似乎也不太合适…小兵才刚入伍不久,是新分来的,啥事都不明白,眨了眨眼睛:“是啊,用不用拿走呢?”

华严乐了:“问谁呢!”小兵没主意,赶紧摇头,归其还是华将军自己做主,拿着吧,行军赶路投奔战场,有面旗子心里舒服些。

小兵奉命去拔旗子,将军径自下楼去查看队伍,不料片刻后那个小兵空着两只手就跑下来了。

华严眉头大皱,小兵则不等他发问,就忙不迭说道:“启禀将军,有人、一群人从林子里走出来了。”

华严立刻登返哨楼,手按箭垛向远处眺望,很快就看清楚自洪荒密林中走出的那群人,为首的鹤发童颜,热死人的天气里仍裹着厚厚裘皮……正是以前见过面的琥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