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七章 首届农博会(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各路势力忙着勾心斗角的时候,刘和却已懒得关心他们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他觉得近期各地不会再有什么大事发生,便将手头上的一些事情交待给了留守邺城的鲜于辅和田畴,然后带着一群属下返回邺城,准备参加在邺城举办的首届“农博会”。

农博会的全称叫做大汉农业博览展示会,是刘和亲自敲定的,整个会展的时间长达三个月,足够一些偏远地方的行商和慕名而来的展客抵达蓟城。当然了,这个偏远也是有限度的,目前而言也就是指东到乐浪,北到扶余,西到临戎,南到徐州的范围。如果想让西域诸国的商人或者是交州的旅客参加这场别开生面的展示会,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赶路的时间都不够。

没办法,大汉的疆域实在是太广袤了,而蓟城的位置又不在腹心之处,所以最西边和最南边的人要是想赶过来,光是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和财物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之所以将会展的地点放在邺城,刘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邺城目前处于自己实际掌控的地盘中心位置,无论从辽东、从九原、还是从邺城前往蓟城,距离基本上差不多,因为蓟城正好处于y字形的中心位置。二是邺城经过这些年不停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备了窗口示范的作用,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一个建设和发展的思路。

按照刘和的规划,农博会今后每四年举办一次,具体地点则仿照后世的城市申办制,在大汉境内各地轮流举行。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各种优质农产品和籽种,以及各种新式的农具和农业水利建设模型,促进各地农业的融合发展,推广良种和高效农具的使用。

经过去年的那场大饥荒,让刘和更加坚定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让大汉的粮食产量达到种一年可以吃三年的水平,类似人吃人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刘和返回邺城时,距离农博会的正式召开还有十天时间。此时幽州各地的春耕已经全部结束,农民们正好可以利用接下来的一段空闲时间前来参观。如今幽州各郡县之间都通上了平坦宽阔的灰泥马道,来往于各地的马车随处可见,大大地方便了普通百姓的出行。缩短了路途上耗费的时间。

幽州牧刘惠对于举办这场盛会十分重视,不仅亲自担任了筹备组的组长,而且还把蔡邕、郑玄、邴原、管宁、华佗、张机、徐岳等远近闻名的人物全都拉近了评判组,由他们来裁定各地送来参展的农品等级高低优劣。按照筹备会提前半年就在大汉时报上刊载的告示所说,这次各种参展的品类都要评出奖项。获奖的县乡和送展人的名字不仅会出现在大汉时报上,而且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奖励。

刘惠听说刘和返回蓟城,急忙从主会场也就是燕京大学农学院的大操场上赶回公子府向刘和汇报准备的情况。

“我不在幽州的这段时间,辛苦子惠了!”

“公子言重了,能在幽州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施展一番,此生无悔矣。”

“各地收到邀请的行商和豪族大户到了多少?”

“幽州、辽州、冀州、宁州的全部到齐,青州和并州因为还有其他势力盘踞,到了一半。”

“嗯。还不错,大家伙还算给我面子。”刘和打趣说道。

“主要还是前期的宣传做的好,通过《大汉时报》的宣传。不仅是各地的行商和种粮大户对这场盛会抱以极高的期待,就连普通的小户人家也听说了此事,如今正从各地赶往蓟城想来开一开眼界。”

刘和听说农博会的参观人数有可能失去控制时,皱起了眉头。“想来参观的人多是件好事,说明农博会已经引起了农户们足够的重视,只是上百万人全都涌向蓟城的话。不仅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蓟城内可以提供吃住的客栈、酒楼、驿馆也无法容纳这么的人。”

“公子。既然《大汉时报》的影响力如此深远,不如由筹备组撰文提醒各地百姓。让他们避开开幕式前后这段最为拥挤的时段,反正农博会要持续三个月的时间,也不必如此赶时间。”程秉提议说道。

“程曹掾的提议很好,我看筹备组可以抓紧时间印制一批入场劵,然后分批派发给各郡,再由各郡下发给各县,农博会开展之后,凡是想入场参观的,必须手持入场劵,这样就可以调节和控制前来参观的人流数量。另外,考虑到外州外郡的百姓前来参展和参观不容易,因此农博会开幕之后,有限照顾他们,幽州本地的百姓可以适当靠后一些。对于这些调节措施和手段,一定要在报纸上向百姓们解释清楚,免得引起误读和误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