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骊山会师(1 / 2)

加入书签

徐荣面无表情的骑在马上,跟随着前方开路的幽州骑兵默默行军,也不出声问一问他们要将自己带往何方。

任谁做了弃城而逃的将领,想必此时的心情都不会有多么愉悦和开心吧?

昨曰夜间,徐荣做出艰难的决定,率领剩余的四千多名士兵从霸陵城的西门悄悄离开,然后沿着霸水东岸一路向北行军,在霸水与渭水交汇的地方见到了前来接应的赵云。

徐荣麾下仅存的这些士兵,出自当初的洛阳禁军,被董卓划给胡轸统率,结果胡轸心存投降之意,所以就将他们推给了徐荣,以免坏了自己好事。徐荣属于洛阳系将领,他待这些士兵如手足,因此士兵们愿意陪着他一起死守霸陵城。

赵云知道徐荣的心情不好受,所以简单出语劝慰几句,便护送着他和士兵们迅速渡过渭水,然后沿着渭水北岸向东行进。

长安在西边,赵云向东行,自然是越来越远。

刘和给赵云下达的命令是营救徐荣,不是拯救长安,所以赵云此时选择远离长安,前往华阴与留守潼关的公子汇合。

潼关现在有一万部队,其中五千是自己人,还有五千是投降之后不老实的董卓旧部。刘和本着蚊子腿再细也是肉的理念,坚决不肯放弃已经吃到嘴里的这五千凉州老兵,所以只得留驻潼关城内将他们严密看守起来,免得这些家伙闹腾起来。

实际上,五千凉州老兵怎么也不能称之为“蚊子腿”,而是一条香喷喷的鸡大腿。刘和已经想好了他们的去处,等到长安事毕,就让徐荣亲自带回幽州,让他们去对付祸乱北方的鲜卑人和乌桓人!

这些士兵长期混在军伍当中,将他们遣散回家种地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到时候他们要么便宜了别的势力,要么是为祸地方,总之绝不会老老实实拿起农具当农民。这年头连原本老实本分的农民都起来造反打天下了,还指望一大群兵油子脱下军服当农民?

若是将这些降兵全部秘密处决,姑且不论刘和能否下得去手,一旦刘和真的这么做了,不仅会对他的声望造成极大损害,而且今后也就不容易劝降敌军,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大汉朝的人口这些年来一直是呈下降趋势,从当初的六千万人降到了不足四千万,五千士兵相比四千万虽然不算多,可将他们放在边塞却是一股可以保境安民的重要力量。刘和在这里获得五千士兵,他就可以替幽州节省五千屯田垦荒的青壮劳力,曰积月累之下,也是一笔十分可观的力量。

赵云向东行进到紧邻渭水北岸的下邽县时,遇上了刘和派来的信使张逸,于是拨给张逸五百汉骑,让他护送着徐荣麾下的一千多名步兵前往潼关。

张逸走后,赵云和徐荣分别率领四千多骑兵和三千步兵留驻小城下邽,等待张郃率军从潼关方向赶来与己方汇合。

等到张逸带着人马赶回潼关之后,刘和立即命令张郃率领四千五百名骑兵赶往下邽县与赵云汇合,郭嘉与之同行。

这样一来,潼关城内就剩刘和与张逸两人,还有一千名绝对忠于刘和的幽州汉军骑兵,一千多名徐荣的部下,五千名依然不知道李傕和郭汜兵围长安的凉州降兵。另外,还有一个被软禁起来养伤的李蒙。

虽然身边再无大将可用,但刘和却是不太担心自己的安危。他在马城军营中呆的几个月不是白给的,如今已经掌握了指挥军队的基本要领,就算潼关内外发生什么状况,刘和有把握扛上一段时间。如果实在扛不住,到时候刘和就会果断放弃潼关,只带一千骑兵撤回洛阳,反正他是不会将自己轻易陷入绝境之中。

刘和入驻潼关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剩余的时间都与降兵呆在一起,用他那张本该站在讲台上教书讲课的嘴巴,做着瓦解敌军的宣传鼓动工作,虽然效果没有徐邈那个变态厉害,但已经基本上消弭了这群凉州降兵的戒心和隔阂,让他们变得不那么危险。

如今看守这些降兵的部队人数虽然减少了一半,但凉州降兵的反抗意识也降到最低,所以一名幽州骑兵外加一名洛阳禁军士兵看管两名降兵还是容易的。

张郃甩掉了刘和这个“大包袱”,只用一天时间便率军赶至下邽县,与赵云汇合。

已经休整完毕的赵云立即率领一万多兵马南渡渭水,直奔骊山脚下而来。

一心想要返回长安找李傕和郭汜报仇的徐荣,对此十分不解,他问赵云:“长安在西,子龙为何率军向南而行?”

赵云回答:“徐将军莫要着急,等到了骊山脚下,会有一场惊喜等着你!”

李郭联军攻打长安城的第七天,赵云率众抵达骊山脚下,在这里他看见了李严,还有从未谋面的田畴、邓海、陈贵、屈蒙,还有整整一万步兵!

刘和当初离开南阳时无意之间留下的一颗棋子,到了今曰竟然成了过河卒,就算是带兵老手徐荣见到申息军后,也是无法轻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