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服辽东(1 / 2)
圆圆滚滚的坛坛罐罐确实可爱,桌案上一字排开颇具喜感。
杨一清的脸色却渐渐发绿,直着眼怔怔盯着坛罐,久久不语。
秦堪自知这种做法委实有点缺德,又急忙补充道:“这事儿不是我干的,是我一个不争气的手下,我已狠狠责罚过他。”
杨一清呆了半晌,苦笑摇头道:“秦大人,你打算用它们做什么?”
果真是谦谦君子,挖人祖坟这么严重的事,杨一清半句重话都没说。
“自然用来对付李杲。”
“王师堂堂正正举而击之不好吗?”
“杨大人,你我初见,或许你对我不大了解,我从来就不是堂堂正正的人,再说,请都请出来了,总得请祖宗们办点事再回去吧……”
…………
…………
战鼓轰然擂响,这一次秦堪占据了优势兵力,不仅在人数上超过了李杲,其中更有名震天下的朵颜骑兵。
反观李杲大军,自从杨一清的两万宣府边军出现后,李杲大军的士气便一落千丈,原本一万朵颜骑兵的初次冲锋就带给他们沉重的压力,若非秦堪适时收兵,恐怕大军前部已被朵颜骑兵突破了,此时又来两万宣府边军,对秦堪来说是如虎添翼,对李杲大军来说却是雪上加霜。
军队没了士气,是一件很要命的事,士气这种不见摸不着,却是支撑军士厮杀拼命的精神力量,历朝历代不乏几十个人追着上千人漫山遍野跑的荒诞事迹,一旦没了士气,人再多也不济事,恐惧战胜了斗志,根本不会在乎自己有多大的战力和胜算。
这种事情秦堪曾经亲自经历过,今日的李杲也尝到了同样的经历。
战鼓擂响,秦堪大军缓缓压上来。步兵执盾走在第一排,第二排为长枪长矛兵,以盾为掩护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长枪兵的中间行距里布满了一个个的弓箭兵,搭弦张弓边走边着队伍外打着令旗的传令官,只等一声令下便待万箭齐发。
朵颜卫的一万骑兵在两翼间策马来回奔走,整个队伍呈半弧阵型一步一步朝李杲大军走来,整齐的脚步声轰隆如雷声。重重地敲打在辽东诸将士的心坎上。
大军压上来的那一刻,辽东军全乱了,那种如泰山压顶般的沉重压力令所有人呼吸粗重,有种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不少军士扔了兵器扭头便跑,被赶上的监军压阵旗官一刀劈翻,杀了一个两个,却仍无法制止己方将士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泄千里。
李杲脸色铁青骑马立于中军,着远处慢慢压过来的大军,再自己这边毫无斗志的将士。心头渐渐笼罩了一种深深的绝望。
原本尚可一搏的战事,随着宣府两万大军的加入而完全倾斜。对方也是边军,还有京中精锐勇士营,还有名震天下的朵颜骑兵,这一仗怎么打?
历经百战的李杲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
换了平日,事不可为便撤,保存实力为重,可是现在。往哪里撤?天下虽大,却已无他李杲的立锥之地了。
战鼓隆隆如山崩地裂,听在秦堪大军耳中是催人进击的军令。听在辽东军耳中却是地狱收魂的丧曲,队伍越来越乱。
“总帅,降了朝廷吧!莫再执迷不悟了……”张玉在李杲马下苦苦哀求,神情一片绝望。
沈阳卫指挥使崔鉴恶声道:“降了朝廷就能活命吗?张玉你昏头了?这些年来咱们在辽东干过的事情,哪一桩哪一件不是杀头的大罪,朝廷纵然再大方,也断然不会宽恕我等的罪孽,总帅,拼死一搏才是道理,杀出一条血路往北去,鞑靼小王子伯颜猛可不会拒绝我等投诚……”
张玉怒道:“崔鉴,你这是害人害己!北投鞑靼是你的想法,你问问咱们万千将士愿不愿意!且不说有负朝廷,有负皇恩,你拍着胸口问问自己,对得起你世世代代列祖列宗吗?将来你死之后,你崔家祖坟容不容得了你这叛我大明的罪人跟他们埋在一起?你崔家远在河南的宗祠族谱里,你的名字还有没有资格列在上面,崔鉴,投了鞑靼。你从此便是无根的孤魂野鬼,祖宗不认你,宗族不认你,乡亲族人背后戳你的脊梁骨,这样活着,比死好到哪里去?”
一席话说得崔鉴哑口无言,脸色憋得通红却无力地垂下头,不再说一句话。
李杲浑身一震,张玉这番话显然说到了他的心里,投了鞑靼。李家的列祖列宗还会认他么?死后连祖坟都入不了,自己的名字从族谱上永远划去,并引以为李家最大的耻辱,突围而去又怎样?做一个背叛祖宗,族人唾弃的叛徒,从此憋屈活在异族人的颐指气使之下,仰其鼻息苟且存活……
诚如张玉所说,这样活着,比死好到哪里去?
如今的大明,宗族仍是深入人心的坚实后盾,是乡人的精神寄托,背叛大明便意味着背叛了宗族,这样的决定不是能够轻易便下得了的,纵是十恶不赦之人,他可以屠千杀万,可以杀人放火,却唯独不敢叛国背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