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华夏500个小故事(1 / 2)

加入书签

【115】【“过五关斩六将”是哪五关?哪六将?】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在徐州失散后,关羽留在曹营。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就带领二位皇嫂去投奔,曹操不许。关羽凭自己的勇猛,连续过东岭、洛阳、沂水、荥阳和黄河五关,斩杀孙秀、孟坦、韩福、下喜、王植和秦琪六位战将。

【116】【盗墓行规】盗墓贼打一个洞,一人下去取珠宝玉器,一人上面用绳子系上来,但发生了拉绳人见财起义抛弃下面同伙而去的事。于是演变为盗墓团伙以父子居多,但也发生了儿子扔下墓里亲爹的事。最后行成行规:儿子下去取货,老子上面拉绳子,据说再没出现过把人落在墓坑的事。这就是人性

11

【117】1920年起,日本侵略战略规划者石原莞尔扮成乞丐,用一年多时间走遍半个中国,得出中国“官乃贪官,民乃刁民,兵乃兵痞;政府欺压民众,官民对立;若外国入侵,民众不会支持政府”的结论。1931年他策划发动了918事变,率一万多关东军用3个月时间从拥有23万军队的张学良手中抢占了三倍日本国土的东三省。

【118】步非烟:唐代咸通年间美女,精通诗文,善击瓯。她是史上反抗彩凤随鸦般“非偶”婚姻的代表,法定丈夫是任河南府功曹参军的武公业,真正爱人是邻居书生赵象。她在与赵象诗文往来中秘密恋爱两年,被丈夫捉奸后坦然而淡然承认了婚外恋:“生既相爱,死亦何恨。”遭到丈夫毒打致死。

【119】【变态皇后】南宋光宗的李皇后心狠手辣,制止丈夫的花心也是别出心裁。一日,光宗洗手时见侍奉其浣洗宫女的手特别白皙,禁不住伸手触摸。几天后,李皇后派人给光宗送去一个食盒,说是闻听君王喜爱此物,妾特意取下以奉君上。光宗听了十分欣喜,打开食盒发现竟是宫女被砍下的双手!震惊之余,几乎晕厥。

【120】【驸马状元】"中状元,选驸马",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一个很美好的愿望,但它极度不现实,历史上只有唯一一位驸马状元:郑颢。郑颢出身富户,于唐宣宗会昌三年中状元,宣宗看中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就把万寿公主嫁给他,可惜郑颢并不爱公主,而是喜欢青梅竹马的卢小姐,所以二人婚后很不幸

【121】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派舰队攻打日本。结果舰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于此。明亡后,朝鲜和日本都认为中国已亡。朝鲜李朝视清廷为犬羊夷狄,并连续使用崇祯年号哀悼大明时长200多年。

【122】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曾出现过一位至今令后人无法超越的名将。他因为以惊人的速度杀死了数量惊人的敌国士兵而名噪一时,据《史记》统计,他在其职业军事生涯中有据可查的杀人记录就多达九十万,他被赋予了“人屠”的称号,死后谤满天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高效的战争机器——白起。

【123】1398年的今天,朱元璋逝世,他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敲诈勒索,父母及长兄都死于剥削和瘟疫,自己被迫从小出家。所以参加起义队伍后发誓:一旦称帝,先杀尽天下贪官。从登基到驾崩,朱元璋“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但贪官现象从未根除,晚年哀叹:“如何贪官此琐,不足以为杀,早杀晚生”

【124】【清明节其实是情人节】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所以清明节也称“秋千节”。荡秋千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越美好,这天男男女女结伴出游踏青,好比现在的情人节

【125】【“入洞房”的由来】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男原始人和女原始人每相隔一段时间就相聚在一起,如果一个男原始人看重某个女原始人时,就会用木棍把她打昏,然后背到他住的石洞里,这就是最早的“入洞房”。所以结婚的“婚“字就是一个女的被打昏了

【126】【1306年前的今天,705年3月3日,“六位帝皇丸”唐中宗李显恢复“唐”国号。】李显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更要命的是,他妈也是皇帝。于是,历史给了李显一个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127】【中国古代的“脱光”奇招】1强制女子出嫁。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强行给她找对象。2南北朝时,女孩适龄不嫁为犯法,家人都要跟着坐牢。3官媒指定婚配,清代就设置过官媒。4增加“奔”的机会。奔,可理解为男女自由交流。春秋时期“仲春会”就是典型的“奔”机会。

【128】【中国最古老的股票是康有为发行的】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海外,为了延续保皇党,康有为在海外发动华侨,创办了中国第一张跨国股票,以宣传保国保皇保种为口号,先是进行捐款,后来以集资办实业为主。

【129】1052年的今天,范仲淹卒于徐州,在他小时候生活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苦读成才。这个故事后来衍生成了人们传诵的成语:断齑画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