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签署盟约草案(1 / 2)

加入书签

对于这次德国人的结盟事宜,吴绍霆只请来了署衙里几位核心人物进行了一场商议,岑春渲、何福光、陈炯明、宋教仁以及陪佐在一旁的邓铿。这次商议的意见虽然未能统一,但分歧的程度不算激烈,大家总算有可以接受结盟的条件。

岑春渲的担心与吴绍霆之前如出一辙,西方列强从来没有把中华民国当作平起平坐的盟友,无时无刻不是在考虑如何取得最大的利益,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能牺牲所谓的“盟友”。清朝还在的那会儿,有识之士早就把这些看在眼里,鸦片战争时期待着美国人遵守盟约调停战事,甲午战争之前还指望过英国人,可惜到头来是什么?白纸黑字的盟约不过是屁话。

纵然这次德国人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贷款和物资扶持,可现在欧洲的局势已经再明显不过,万一欧洲打起来了,中国北边和中国南边各持一方,那可就是分裂啊!

何福光的看法却大为不同,他是鹰派主义者,原本就希望跟北洋『政府』打到底。如今正好可以借助德国人的援助,增长自身的实力,在中国占据更强势的地位。他没有把“分裂”看得很严重,因为就目前而言,中国的现状正是四分五裂。只要在名义上保证这个国家的完整,仅仅以政权分裂做为手段,仍然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陈炯明一开始什么话都没说,而是一直在小心翼翼观察吴绍霆的态度。他看得出来,吴绍霆对这件事心里早有决定,所以的商讨不过是研究细节罢了。他的立场渐渐清楚起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法,自己只需追随吴绍霆的意思即可。[]1908大军阀551

宋教仁则是真正的犹豫不决,他的理想是维护中华民国的共和民主,让国家的主权独立、民族独立,摆脱列强干涉中国的局面,打倒那些**独裁、迫害民主的势力。可是眼下北洋『政府』势大,单凭吴绍霆的力量显然很难成事,如今德国的资金和物资的援助,正好是充实实力的大好机会。恰恰这两者陷入了矛盾,让他实在难以决定。

吴绍霆在听完众人的言论之后,心里已经有数。他知道虽然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理由,毕竟大家都是在为共同利益着想。他最后拿出巡阅使的魄力,总结『性』的做出了决定,这次与德国人的结盟应该认真对待,在保证国家和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完成这次结盟的会商。

他还把众人的担忧做了强调,认为这些担忧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应当慎重小心。而这些担忧的问题正好可以成为与德国人会谈结盟过程中的参考,尽可能的规避这些隐患。

一切都要等到具体会谈时才能看出是不是该走出这一步。

到了约定当天的下午,安德烈爵士和菲利普少校准时来到巡阅使署衙,这次跟随他们前来的人不少,一部分是领事馆的随员,另外一部分则是青岛司令部的参议员。从这样的场面看来,这次详细会谈德方是做足了准备。

吴绍霆把会场定在南厅的共进会大礼堂,德方主任落座会堂左侧,巡阅使署衙的与会成员坐在右侧。吴绍霆没有打算一下子公开这次结盟,所以他准寻参加会议的人员并不多,除了岑春渲、陈炯明、宋教仁、何福光之外,只有几名秘书处和参谋总部的亲信人员。

双方没有浪费时间,一名德方文员重新申明了对华援助的计划,确定贷款为二千万帝国马克,分期三年支付到位,以广东海关关税以及广东联合银行股权做抵押,限期四十九年偿还清楚,利息四厘。在二千万贷款支付到位之后,吴绍霆个人还有总计一千万帝国马克的信用额度,分别存储在德华银行、奥地利第一银行、奥斯曼帝国银行和保加利亚皇家银行。

六千万的物资会在十年之内陆续输送到中国,而第一批物资的价值将会直接高达八百万帝国马克。一旦盟约缔结完成,五个月之内即可开进广州港口。

阐述完毕利益,德方给了几分钟时间,让吴绍霆这边整理了一番议论。在贷款数量和偿还期限以及抵押上面,吴绍霆觉得还算可以接受,比起袁世凯签署的善后大借款,虽然款项上有所不及,可各方面都要更优惠,就连利息都足足少了两成。(善后大借款偿还期为四十七年,利息为五厘)。

之后,先前那名文员又开始宣读盟约的大致条款,一共分为七款:

第一,首要条款。盟约有效期之内,东南沿海巡阅使所代表的地方政权与德意志帝国缔结为同等军事同盟。双方必须遵守军事同盟协议精神,若任何非盟约关系之内的国家或者势力进攻盟约关系的同盟国或者势力,所有盟约成员必须向进攻方宣战。

第二,同盟关系互惠条款,同盟国或势力之间所有贸易应予以最优惠政策、税率和优先通过权。在战时尤其保证军用物资的最优惠政策。此处所注明“最优惠政策”,是为所有非同盟国或势力之中最优惠。

第三,海军互助条款。在特殊情况之下,允许同盟国或势力的军用舰艇进驻领海港口,并在第二款“最优惠政策”前提之下,提供所有物资补给、维修和常驻,若遇战时,接纳方还需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大保护。

第四,技术共享条款。同盟国或势力之间应遵守互惠互利原则,互通有无,帮助急需各种技术的盟友提升技术水平。以最优惠、最迅速和最真诚之态度,提供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各方面的援助,促成技术共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