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远方的妻(1 / 2)

加入书签

自从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后,就业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过去都是国家包分配,后来就让市场去自由调节,再后来还得由国家宏观调控,于是各种各样的就业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什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选聘生”……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让并不那么“精英”的大学生能体体面面的回乡,我们的有关部门真是煞费苦心。****上国就是这样,哪朝哪代这面子上的功夫都没有亏待过。明明是北人南渡,就非得搞个“行在临安”;明明皇帝被掳,偏要说成是“天子北授”,只要名义上好看,实质是不重要的。

三年前毕业时,每个贫困县县级教育局都有任务,必须配合相关政策往上报要求大学生回乡“支教”的人数,于悦家乡虽处边远,但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很多毕业生想回乡教书还很难,哪里需要额外的“支教”?只是政策摆在那里你不配合不行,于是,教育局明明不缺师亦勉勉强强报了一个名额,这个名额落在了于悦名下。于悦大学时成绩不错,也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考试面试都有优势,毕业前搞定了研究生保送考试,这个项目的好处就是工作三年后回校免费修完研究生课程,研究生毕业后国家承认并给予全日制双证证书。于悦签下合同以后便开始了五年服务期的工作。

于悦一向晕车,连坐火车都会吐,因着这点缺陷,硬是被逼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集体活动,从未有过自助游,哪儿都不敢去,纵是胸中有天下,亦是半步未能行。本科时每年往返省城都是晕得颠三倒四,好几次到了车站都腿软的站不起来,有一次紧张到尿道痉挛,大半天没上厕所竟尿不出来,蹲半天滴滴答答几点水,那惨状真是不可自述。可实在挡不住再玩一年的诱惑,三年后,于悦如期回校报到,跟着来的还有世元。但他来的当天晚上就走了,赶着回学校,开学总是事多。

陌生而又熟悉的校园,早已是物是人非。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子于悦都在掐着算着三年后的这一天,带着憧憬生活着。现在真的回到校园,多少欢喜多少忧。首先是报到吧,也许是很久没运动了,那个脚啊,都走肿了。然后是买东西,整理宿舍,一下子一千块就蒸发了。宿舍在三区,刚开始听到分配的房间号于悦乐坏了,好像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似的。本科时特羡慕住在三区的同学,人少条件好,食堂又在楼下。可是一到宿舍立马就傻眼了,由于这几年研究生扩招,校区宿舍非常紧张,于悦住的那个六人间其实是四人间的,多了两张床,桌子柜子就只能占了过道的位置,导致大家在宿舍里走路都得侧身而过。晚上躺在床上,心里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一下子想到那个“细菌战”里面的“原木”之说,啊,就是那个“马路大”啦。就这样像沙丁鱼罐头似的,逐个排放在狭小而拥挤的小房间里等着任人宰割。哎,真是什么都升值,只有文凭越来越贬值了呀,才三年,如沧海桑田。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说是这周开学,可通知说要第三周才会开学的。那这么早叫我们来报到干嘛?原来研究生的日子真的很难过呀!这下庆幸自己把电脑带来了,宅女就宅女吧,至少不会变成郁女就行。省城的生活比在家还有规律,在家里于悦和世元都是夜猫子,两个人都很能熬,现在又是集体生活,什么都不能由着自己来,有约束是好的,至少生活质量有保证。网购的日子又开始了,闲着没事干,于悦必须继续这种”烧钱“的生活方式,现在是衣食住行全在网上解决了。每天盼着电话响,一看到陌生来电就知道快递帅哥呼了,汲个拖鞋“哒哒哒……”,欢天喜地下楼签字。宿舍里六个人有三个都是”已婚妇女“,不是的也已有梦中情人。天各一方,除了思念,就是许多妙趣横生的回忆。一到晚上,舍友们的电话总是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直到深夜里,每个人的梦里是不是都有一个“他”……

于悦是一个容易寂寞但不容易空虚的的人,她不会让自己无聊太久的,她总能找到事做。回来学校见到了不少同学,有些是本来就认识的,偶尔串串门,多余时间都交给图书馆。读书是件高级的休闲艺术,于悦是这么认为。她总是一边读别人的书,一边写自己的事。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内诗书气自华“,此言放在她身上最适合不过。于悦色不惊人语惊人,她不轻易发言,言必中地,本科时就在校电台做新闻评论,既是新闻部主任,亦是指导老师的学生助理。她明白学习是终身事业,绝不行奉功利主义,不问为什么读书只问读什么书。

少了人间俗事,好友之间亦能相谈甚欢。一群高知女性凑和在一起,时政热点,社会新闻,人性感言……话题便多了去。是时恰逢全社会热议新《婚姻法》修订,敏感话题层出不穷,高知女性们自然也关注热点问题,而一个论题往往容易引发大家的深思,引起所有人的热议。在这个明显偏袒优势群体的新《婚姻法》下,男性显然是主要的优势群体,那么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类似的议题不仅在讨论课上,甚至连饭桌上,路上都能引起一番辩论。

于悦很喜欢金汀的直率,她来自本省聘金标准最高的县城,她家条件非常好,父亲是当地人大主任,就这样的家庭背景照样收了五万元聘金,且男方来自农村,父母农民。正当所有人纷纷侧目表示不解时,她说,这世界上像小说里演绎的那些”海枯石烂“式的感情毕竟占少数,绝大部分男女都是因”合适“而结合。所谓“聘则为妻”,要聘金不仅是能看出一个男人的为人,更重要的是,要让男人知道自己娶妻是不容易的,今后会更好对待她,因为离婚的成本太高。如果女方家太随便,甚至还陪嫁很多的话,就会让他们觉得娶妻是件很容易而且还是很赚钱的事,从而轻视女方。父母通过这最初的过招来看出男方家的为人和诚意,若相安无事则放心托付。漫天喊价想通过嫁女儿赚钱的人家毕竟是少数,而一般家庭都是适当的提出比平时高一些的要求,用一定的难度来测试男方的诚意和能力。有些地方嫁女儿所谓的“细水长流”原理,在我家乡只是灵活运用了。先小人后君子,给你一定的难度,让你完成,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比如小两口创业或是买房时再给与支持和帮助,让男人感到来自岳父家的恩情,这是要记恩的。金汀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女性都沉默了。不可否认,她说的确有道理,付出得多才会懂珍惜。原来金钱不单单只是“支付”这一涵义,更重要是隐藏在金钱背后很多的人生道理。可惜我们都太自以为是,没有深刻的去了解古人的思想,而是一味的空喊“男女平等”“私人隐私”,“自由空间”……说到底,为人正妻是需要“聘”的!要钱并不是可耻的一件事,它只是被曲解了。人心浮躁的今天,快餐文化泛滥,每个人都希望对什么事都立即见效。说到底,女孩子还是要长一双慧眼,爱惜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事异则备变,时代确实发展了,男女之间不再遮遮掩掩,但不变的是,没有哪个女性不希望在婚礼的过程中得到夫家的重视和诚意的,而最好的体现方式,自然是他的付出,谁叫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呢?当然,包括人心。金汀读政治学,她的解读自然都带有一定的哲学观,事物发展具有对立统一的规律,看似在下聘问题上男女方是对立的,实际上双方都出于同样的期许,希望两人结百年之好,度美满人生。

自从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娶到一个好妻子,你可以得到幸福;娶到一个坏妻子,你会成为哲学家”这句名言开始,婚姻开始变成一个“问题”而困绕我们。古今中外在这个问题上有惊人的相似,先是无限的性交大混战,随着文明程度提高,男女之间有了更多的精神情趣,私欲产生了占有心理。而为了防止乱伦,均要求男女之间要有个相对稳定的关系,于是婚姻产生了。本该是因爱而升华的一件好事,却为着人类的多重欲望而不得不设置诸多限制,反过来又亵渎了婚姻本身。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纠结的历史,当社会风气太糜烂时,提倡禁欲的宗教学说便大行其道;当人性压抑到社会文明停滞时,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亦成为打破禁欲的思想武器。

中国的男女关系一直是比较自由的,所谓两千多年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严格说起来只有明清。自从南宋理学盛行后,男女道德规范在婚姻上开始严格起来,官方提倡士大夫的气节和贵族女性的贞节。南宋仅仅是开始,并未形成风气,而元朝又是外族统治,真正严格执行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清末女权运动算解放了女人的身体自由,但对女性思想意识上的压迫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同样的情况在欧洲也有相似史,即黑暗的中世纪,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譬如贞操带。

欧洲某一宗教学派曾有断言: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婚姻关系成为实现利益合作的特殊渠道,被视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这种思想观念在很长时间之内都是社会主流,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本国自不必说,婚姻制度在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结两姓之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家族使命。中国伦理道德把婚姻当做人际关系的开端。《易·系辞》:“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自然界由阴、阳二气交感所产生,人类是由男女交接而产生。自西周宗法制以来,在这种男子为中心的宗亲制度下,夫妻的关系是极不平等的,夫权至上,“夫者倡,妇者随“,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婚姻和家庭是家族伦常关系的载体,所以在其中充满的伦理和道德的约束,而这造就了相对稳定的婚姻关系,家长制的控制使两性关系归于单纯,扼制了婚姻道德的沦丧。在这个制度下,注意只是对女子单方面的道德要求,而对男子的约束是少之又少的。本国婚姻制度实乃“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主要对“聘妻”而言,礼仪之邦在婚礼这方面有完整的叙述,即“三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种婚礼范式在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从这点看,金汀的论点实在是有法可依了。

如果说中国婚姻制度重政治利益,那么欧洲婚姻制度则更多的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20岁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娶了年近50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国王,一旦吞并了奥地利后,他就解除了婚约。除了财产、领地,没有人期待婚姻能给彼此带来什么。由于非长子不能继承财产,那些失意的青年开始追逐有地产的女继承人。有钱的寡妇成了香饽饽。年轻小伙们娶了有地产的老寡妇,一旦老寡妇死去,小伙子(已经变成糟老头了)就可以娶年轻娇嫩的花姑娘;而老家伙一死,姑娘早变大妈,她还可以嫁给一个小伙子了,发扬第二春。这真是一个古怪的婚姻食物裢。更著名的一段历史发生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当政。她是亨利八世的私生女。当她25岁即位的时候,就成了欧洲未婚女人中最有价值的一位,总共有50多名君主向她求过婚。她把婚姻当成最宝贵的筹码,从中获取丰厚的利益。每当英国需要某个国家的支持或缓和关系时,女王就开始放出消息,打算寻找意中人,让那些王公贵族忙活好久,耗费许多钱财,而女王却赢得了喘息之机。她统治英国45年,一手打造了“日不落”大不列颠王国。女人从此觉醒——原来用婚姻是可以征服男人、利用男人的。资本主义功利式的婚姻随之席卷了整个世界。

现在西方法律精髓在于“人人平等”,但人人平等并不等于人人公平。在婚姻这个问题上,多数国家的法律直接默认女性弱者地位,无一例外的设置诸多条款保护女性尤其是离异女性的权益。这次新《婚姻法》的修订很大程度上只照顾了城市的特殊情况,因高房价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中国传统社会讲究门当户对,这就从技术上保证了男女平等的可能。中国的婚姻是两个家族的婚姻。如果男方出现欺负女方的可能,那么他必要考虑到对方家族的势力。结婚的时候,男方需要开出聘礼,女方需回应嫁妆,完全对等。不像现在这样,男女平等不过一句口号,在文化上没有相应配套的保障机制。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金汀家乡预收聘礼的方式可谓又传统又现代了。于悦的婚姻与其说是嫁娶不如说是联姻,男女方在经济上几乎没有交接,典型的”男不娶女不嫁“,某种意义上也是平等的。想到这儿,于悦便十分坦然起来,互不相欠才有相处之道。金汀听了于悦的想法,”哼哼“冷笑两声,谁欠谁还不一定呢,国情如此,女人可以一个人来,男人呢?那得带了一大家子来,还是一大家子主人。于悦从未有过如此心虚的任人抢白,她说到自己心底最担心的事,只为这一年的分离,把很多预先埋伏的陷阱往后推了。

在于悦看来,爱情,也是一种知遇之恩。为何称之为“恩爱”,想来便是这样的解释了。男于女,女于男,在茫茫人海中,惺惺相惜,相互欣赏,选择了彼此,聚首缘分,便是一世情缘。没有合适不合适,只有珍惜不珍惜,能一起走一起进步是幸福的。很多过来人都说过,爱情不是空洞的期期艾艾,彼此牵手需要勇气,更需要体谅。许多人都是在婚姻里,才真正读懂了爱情的真谛。曾有一句,“一世一爱人”道尽多少刻骨铭心之爱,否则何来此等决绝的气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佛说,相识便是缘至。这是于悦心中永远的彩虹。

金汀小妮子,别看平时一套套理论好像很理性,周末老公一到,平时的不满立即抛之脑后,马上穿戴整齐欢天喜地出门尽享爱情之甜蜜。哈哈,女孩子就是这样,嘴硬心软。不婚的自由与孤独,结婚的枷锁与幸福,总是世界上最难的单选题。已婚的舍友心思沉静下来,与老公的话题中多了许多生活里的鸡毛蒜皮;新婚的舍友忙着筹备婚礼,人在学校心在家乡,每天都是温情脉脉与老公的煲电话粥,讨论将来的人生计划,构思未来美好的蓝图;未婚的舍友遭遇感情挫折,每天都有无数的话和朋友说,一说就是三更半夜;再来都是恋爱中的女友们,一到晚上都在自己的空间里和爱人腻味着,电话也好,QQ也罢,女孩子们都有种对感情自然的虚荣心,希望让大家都能感到自己被重视和被拥护。全世界女人的通病——总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好命的女主角!可是每个女孩心里都有道疑惑,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他,是否就是自己一生的伴侣?张曼玉曾有一句经典:女人的成功是临死前有爱人在身边。未来对每个人都是充满着诱惑,正因为它的不可预知。遇上感情的事,谁会为谁心痛,谁又会把谁当真?

钱世元在此时亦文思泉涌,写下了这篇《日子—给远方的妻子》

”我刚结婚,今年的四月一日,很多人不相信,可我就是那天结婚了.我就是那么怪怪的,我的生日还是八月一日呢!我的结婚证是六月一日.我的一生都是与好日子有关.但愿五十年后的我,也能选个好日子,漂亮的去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个美丽的句号.,所以,今天的主题是:日子!

日子,很长,每一天都很难过去,尤其是现在,爱人去省会读研究生,留下我自己,做饭,洗衣;日子,很长,尤其是现在,炎热,苦寂,夏天;日子,很长,尤其是现在,孤枕难瞑!

日子,很短,每一天都很快故去,一下子,爱人赴省城已一周;日子,很短,尤其是现在,夏逝秋凉;日子,很短,一睁眼又是天亮;日子,真短,似乎一夜间,我快而立了,父母亦苍苍白发!

日子,我该如何去把握呢?思念是那么的漫长,事业的进步又是那么遥不可期,一届届优秀的学生与我匆匆走过,他们去了更高更好的地方,摆脱了幼稚,而我?留给了我什么?摆脱?记忆?充实?忧劳?我很茫然,不知所措!日子又是那么的短暂,我已不在年轻,90后已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光鲜不在属于我们?我们这黄金时代也开始慢慢褪色,可是,我的梦?房子?车子?你们在哪?

好不容易熬到结婚的日子,可还没享受花前夜下,洞房花烛,爱人却去省会读书了,一天,一周,一月,要一年呀!日子怎么过,我也不知道,思念怎么办,岁月才知道!此时此刻,我爱上了李清照的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没想过,夜深,思念愈浓!

日子,这周的日子,上课,麻将,连老婆的电话接的都是那么的匆忙;可是一整夜的上网游戏,眼睛又是那么的痛;夜很深了,可我一点都不想睡,也睡不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