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陈氏太极拳(1 / 2)

加入书签

陈遥香在给喻倾城治伤的时候,两人慢慢聊天,喻倾城倒是知道了陈光照一家的来历。

陈光照的祖籍是河南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会的人,和上面的关系一直不太对付。因为陈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正雷的父亲陈照海,旧社会曾担任河南温县保安大队的大队长,并无恶迹,且在抗战中表现出色。但“肃返”开始后,陈照海被揭发,结果被抓去枪毙。也就是在这一个时期,一批武术精英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相继遭到整肃。

武人性直,愤愤难平,和官员多有对抗,结果被人办起学习班,遭到摧残。即使没有被枪决的,也多半郁郁而终。

后来又逢“文化运动”,武林更是清洗不断。那时候京剧还有几台样板戏,武术却是不准练的,被指定为“封、资、修”。因为武林中的师徒关系代表着封建思想的残余,于是几次运动之后,又有一批人被整死。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官方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重新有所提倡,在众多拥趸者中,原忠供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上将就是一位。有一次,李德生去出席一个武术界的会议,见现场有几位武术家在场,李德生就说,这样,我让我的警卫员和你们试试。

李德生当时带了好几个警卫,事先都是有准备的。经过特别训练的警卫员一个接一个下场,结果一个接一个败下阵来。李德生见状脱口说了一句极中肯的话,“好东西,在民间”。但那个时候,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拳师对政府已经有了很深的芥蒂,大多选择归隐,不敢再趟这个浑水。

沙老,癞头和尚就是那个时候归隐的。混得好的,能够安度晚年,混得不好的,就只能讨饭。

官方对于武术领域的介入和控制,既有推动作用,也导致了武术的最终分化。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后,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结果成为一种仅供观赏把玩的运动。后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武术就是主要的表演项目之一。表演的最多的,又是“太极拳”。

而这个时候的太极拳,完全是体委的一帮外行人,东拼西凑搞出来的,叫“新式太极简化版”。这种简化版的太极拳,别说打人,练多了不畸形都算好的。因为武术的老架子里,无论是形意也好,太极也罢,八极,心意六合,都有一个关键的神髓,那就是“震脚”。震脚是中国拳术领悟暗劲的钥匙,暗劲则是功夫入化的阶梯。

但震脚要有师父手把手的教,试劲,不然会震伤小脑。体委拉不下面子再请拳师来教,干脆就弃之不要了。于是太极拳自此没有了“金刚捣杵”的震脚功夫,打人的炮捶也随之消失,武术彻底沦为了“舞术”。

在此之后,中国武术难以拿上台面,还曾遭到日本人的挖苦。

日方说,中国大陆现在是“徒有少林寺,而无少林拳”,并几次提出要和中国人“比赛”。中方推三阻四,终于勉强答应了比赛。结果双方的选手还没有正式比武交流,国内体委培养出来的那些“高手”就被日本的空手道,合气道的弟子握手“友好会谈”之时,一搭手被弹得挂在墙上翻白眼。

好在中国方面喊出一句口号,让日本人都没撤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陈光照就是陈家沟太极拳门中的一个嫡派,“严打”期间几经辗转,逃到了台湾,幸免于难,相比老阴要幸运。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术”这项手艺在台湾也没有了饭碗,好在陈光照气运不错,几个儿子都做生意发了财,于是把太极拳传给了没有生活压力的小侄女陈遥香。陈遥香也不付所望,慢慢练出了一点名堂,还在日本推手大赛上拿了冠军。

当然,推手和实战比武并不是一个概念,陈遥香出名的地方,还在于她继承了一手神妙的医术。

只是一刻钟的功夫,她就从喻倾城的身上取下了火罐,之后用暗劲帮她揉搓胸背上的火罐淤血。喻倾城惊诧的发现,自己身上,胳膊上的这些淤青,已经变得非常浅了,这换了平时哪怕是搓药也得十天半月才能够恢复。“真是神乎其技,遥香师姐的这手功夫当真不能断了传承,不然就太可惜了。”

按摩,是治疗筋骨外伤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再高明的按摩师也只能够按摩到身体的表面,最多通过挤压触及到筋骨深处,却是不能像暗劲这样直接按摩到位。所以中医之中,有针灸等方法刺入皮下,但陈遥香却能够直接用暗劲抵达,单是这一手功夫就将中医的神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暗劲,本来就和针灸是一个原理。

正如普通人拿着弹性好的棒子,击打他人,也能够将他人打出内伤。但想把这股透体而入的力道掌握好,达到至柔,养人不伤人,那就难以做到了,高明的按摩师有拍打的功夫,也只是比较浅显而已,绝对不敢拍得太重。在美国,李小龙通过暗劲原理,发明了电疗设备,能够帮助普通人进行暗劲原理的按摩。

但设备再先进,也比不上人的手这样灵巧,没有丝丝入扣的这种灵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