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绝望和希望(1 / 2)

加入书签

迪甘当然不会像个花痴一样,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才对贝克汉姆欣赏有加,他所欣赏的完全是贝克汉姆的职业态度和球技。

贝克汉姆在皇家马德里的最后一个赛季,在已经确定要转会美国职业大联盟,被卡佩罗放弃的情况下,依然兢兢业业的训练,比赛,最后用他的职业态度打动了卡佩罗,重新赢得了主力位置。

英格兰出局,贝克汉姆在英格兰国家队的生涯基本上宣告结束了,迪甘便将所有的怨气,全都撒在了英格兰足球上面。

迪甘的话,立刻引起了英格兰球迷的不满,他们虽然咒骂麦克拉伦,诋毁英格兰国家队,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孩子自己骂,还轮不到别人来指手画脚。

继成为葡萄牙的全民公敌之后,迪甘在英格兰也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

英格兰的传奇前锋阿兰.希勒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反驳迪甘的观点:“我并不同意迪甘的说法,英格兰的球员也绝对不是欧洲二流,相反英格兰联赛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联赛,绝非意甲联赛可以相比,这次我们承认失败,但这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这不是球员的问题!”

纽卡斯尔主教练凯文.基冈也跑出来刷起了存在感:“失败并不可怕,可是到了迪甘的嘴里,就好像世界末日降临了一样,我相信英格兰最终会振作起来的,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虽然我们无需向他去证明任何东西,但还是会让他看到,英格兰足球重新崛起的那一天,到时候他就会明白,他对英格兰球员的看法,究竟有多滑稽!”

希勒和基冈的反驳虽然说起来铿锵有力,但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强辩。

对于无法参加欧洲杯的现实,英格兰的球迷可以称得上是哀鸿遍野,被他们誉为史上最强的国家队,居然都没能从预选赛当中突围,既是英格兰之耻,又是英格兰之悲。

错过了这次大赛机会,这一支英格兰队的球员,就只能等待三年后的南非世界杯了,不过到时候,还能有几个人留下呢?

一些老球员基本上没盼头了,就算是特里,兰帕德等人到时候也都是过了而立之年的年纪了,还能不能继续为国征战,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俄罗斯人的欢呼声之下笼罩着的则是英格兰人深深的绝望。

英格兰人怎么都没想到,他们居然会被挡在欧洲杯决赛圈的门外,这让他们失望,愤怒,所以他们不停的咒骂麦克拉伦,咒骂那些在场上不尽力的球员。

可是这有什么用?

未来的英格兰还要依靠那些人,一想到这个,英格兰的球迷就感觉更加绝望了。

他们也想要有一个迪甘那样的球员,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带领他们获得胜利,加冕王冠,可是他们没有。

所以,本已经十分绝望的英格兰人,当他们又被迪甘奚落了一番,他们的愤怒可想而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现在迪甘就是那颗他们永远都吃不到的酸葡萄,于是乎,愤怒的目标立刻被转移,所有的怒火全都被加到了迪甘的身上,不过,迪甘根本就不在乎,反正他是爽了,这就足够了。

英格兰人在舔着伤口,比利时人却在庆祝着他们顺利杀进欧洲杯的正赛,虽然迪甘被禁赛三场让比利时人一时间难以接受,但相对于葡萄牙和英格兰,他们已经是幸运的了。

不过在欢庆的队伍里面,有一个人却心事重重,这个人就是迪甘。

从里斯本回来之后,迪甘再也忍不住,主动找到了安蒂埃尼斯,关于比利时足球的未来,他觉得很有必要和主教练好好谈谈了。

虽然成功突围,可是在比赛当中,比利时队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也不少,特别是年龄结构,虽然有迪甘,孔帕尼,维尔马伦,范登博雷,普罗托这样的年轻人,可队内的老将还是太多了。

特别是迪甘,他现在连个替补都没有,姆蓬萨兄弟虽然还能发挥余热,可显然已经应付不了高强度的国际比赛,这次的欧洲杯预选赛,总共十四场,两个人的进球数量加起来,只有一个,这样的进球效率,显然已经没办法在比利时国家队生存了。

年龄结构老化,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体能,比利时现在的比赛,开场总是生龙活虎,无论是进攻开始放手,都能给对手带来压迫感,可是一旦到了下半场,特别是比赛的最后半个小时,大部分球员就只能在场上死撑了。

如果将这些问题全都带到欧洲杯上去的话,对比利时足球将是一场灾难。

之前迪甘不想提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为念旧,现在国家队的这些队友都是经历过2006年世界杯的老人,彼此都很熟悉了,迪甘也想着带领他们在明年的欧洲杯上,最后疯狂一把。

可现在看起来,迪甘是有些想当然了,热情和决心改变不了比利时足球日渐老化的现实。

想要实现突破,单单依靠那些老将不行,还需要年轻人顶上来。

就像这场和葡萄牙队的比赛,顶替受伤的孔帕尼上场的维尔马伦,在比赛当中,虽然一开场的时候略显紧张,导致了比利时队的第一个丢球,不过后来的表现却越来越好,还打进了扳平比分的进球,将功补过。

维尔马伦的表现,证明了比利时足球并不是后继无人,之前迪甘一直担心的,年轻人缺乏经验,还不堪大用的问题,看起来是有些过滤了。

事实证明,比利时足球的人才不少,而且相比于老迈的意大利,他们完全可以俯视对方。

“教练!我们现在的情况必须得到改变,距离明年的欧洲杯,我们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可以准备,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时间,培养足够多的年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