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白马寺之行(2 / 2)

加入书签

孙悠然对老和尚道:“听说和尚出家要斩断红尘,不知道大师你对你父母生你养你这事怎么看?是不是心安理得?”

老和尚道:“斩断红尘是为了能够一心修佛。”

程初道:“哦,我听孙思邈老爷子说过修行就是修心,又有‘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不知道佛的心是以什么为心?难道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样自私?”

孙悠然调侃道:“伯献你真没文化,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看待人和别的生物是一样的,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你想要表达的是佛看待用血汗供奉他的百姓就像看待一堆散着浓浓臭味的****。”

老和尚呵呵道:“佛祖看到众生受生老病死折磨,才创立佛门,解除世人痛苦,升到极乐世界。”

程初笑道:“我不了解你们,不知道你们是怎样解除众生痛苦的,难道种你们田地的佃户不需要交租?”

孙悠然道:“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啦,他们用的是更彻底的方法,让百姓都信佛,把最后一嘴食物都贡献出来,然后心甘情愿的饿死,这样最后世上再也没有众生了,当然就解除了众生的痛苦了。”

程初配合的道:“难怪,前天我听到这么一件事:一个信佛的妇女带着体弱多病的孩子去一个个庙里焚香许愿,最后花光了所有的钱,孩子还是死了,妇女受不了打击,也上吊自尽了。看来佛门确实能够解除众生的痛苦。”

一群和尚听了孙悠然和程初的一唱一和,直呼宣佛号。孙悠然进一步道:“我倒是没有亲眼见到过,据说有许多罪犯犯事之后都躲到庙里逃避法律惩罚,不知道大师听说过没有?哦,还有,居然有和尚放高利贷的。这么说来,也不知道这藏污纳垢的佛门是不是佛祖的本意?”

下面众僧听了齐声声讨孙悠然,更有摩拳擦掌想要动手的,杨骞看着场面有些失控,右手按着剑柄,全神戒备。孙悠然见了僧人们的神情,笑着摆了摆手道:“这不是你们说没有就没有的,最好还是调查调查,佛门存在了这么些年,当然不可能一直保持纯洁。而且,佛门总是竭力宣扬,这就造成了人员混杂,稂莠不齐。还有,你们不交税,那就是跟朝廷争夺

税源,你们和尚越多、地越多,那朝廷的税收就越少,相对的,朝廷要想继续存在,就得加重百姓的负担。”

突然从后面传来一声佛号:“善哉善哉!施主说了这么多我佛门的缺点,老衲感激不尽。这是佛门一次重生的机会,只要我们坚持改掉现有的缺点,佛门一定会扬光大的。”

孙悠然笑道:“还是孙老爷子说的那句话: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宗教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人们一个梦想,人们能够有信心活下去,使得世间充满和谐。它应该是对朝廷很有利,朝廷保护和信任的,而不是朝廷打压的对象。白马寺,是东汉时候佛教传入中原后修建的第一座寺院,译出了第一部佛经,产生了第一个汉人僧人等等,白马寺就是汉传佛教的祖

庭,只要你们真的决定革新,佛门必定会经过这次净化,成为真正的佛门。”

出了白马寺,程初道:“悠然你既然对佛门没好印象,为什么又帮他们呢?”

孙悠然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佛门能够存在自然有它的道理,它宣扬行善积德,能够让大唐更和谐,更美好。想想两次灭佛都没有把佛教灭掉,对付这些信仰宗教的人,不可能采用赶尽杀绝的办法,只能引导、尽可能的限制他们的展,然后纯化他们的队伍。”

程初道:“悠然还真是匹夫有责啊,心里时刻想着改变大唐存在的问题。”

孙悠然笑道:“这是处江湖之远也忧其民。我们要做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孙老爷子那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前两句,第三句就是我们在做的,继承先人的文化知识,最后一句就是让我们继续展,不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继续创新,保障国家民族繁荣展。”

程初道:“想不到悠然你除了数术之类精通,现在居然成为思想家了。”

孙悠然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可是手不释卷的好学者,提倡终生学习,说不定过几天我就能够通透孔夫子的微言大义。”

程初嬉笑道:“我看不用学孔夫子的微言大义,还是学佛经,你看那些和尚过得多滋润呐!只要你通了佛经,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能不愁吃不愁穿。”

孙悠然道:“其实思想就那么几种,区别在于受益人的数量。我想整理出一个整的体系,达到思想和行动统一。当然,刚才那只是说笑,这需要许多精通各家学说的人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毕竟一家之言太过狭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