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节 火枪兵袁风(一)(1 / 2)
唐军步兵阵地很厚实,人山人海,大家抬头周边,全是铁盔,各式各样长兵器同树林一般,旗帜多到如树叶飘荡,但军人们颇有点忐忑不安。
他们看到敌军势大,敌人来向的天边“隆隆隆……”的闷响响成一片,仿佛远方云层里酝酿的闷雷!
雷声滚动,视线尽头,地平线上一条粗粗的黑线,无数的马群向唐军蔓延过来。
摆在前面大家不由得抓紧了手中的“烧火棍”!
烧火棍,是一个划时代的兵器。。。燧发枪!
它的原理即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击发子弹射/出。
唐人研制火药枪,事实上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自火药投入使用后,韦晞即成立了军备研究所,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火药枪!
利用黑火药推动枪膛里的子弹,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首先是枪管的材质、制作、再就是击发装置,还有击发后的装填问题等等,无数的难题需要克服。
不得不说东方人的智慧,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先是制出了火绳枪(这点对于唐人还真的不是问题),但没有列装。
韦晞认为火绳枪不足以对付手执弓箭的游牧民族,直到燧发枪研制成功后才在军队里列装。
而且唐军装备的燧发枪是后装子弹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它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成本也低,便于大量生产。
以唐人现在的大工业化生产,其成本比弓箭还便宜,关键是就算小孩子和女人都可以打枪,更不用说成年男子。
大规模列装下去,人手发一支枪,部族骑兵算个毛!
不过燧发枪装备之后还是头一回大规模使用,效果有待观察。
……
阵临斗兵皆阵列于前!
部族军的马蹄声轰轰烈烈,由于马匹众多,冲击力大,传到唐军阵地上都在颤动。
起了一阵风,军阵上的旗帜被吹得猎猎作响。
近了,更近了!
沉重的马蹄声如同践踏在人的心坎上,一次次敲击着士兵们和军官们的心。
许多人都很年青,毕竟“火枪兵”是个崭新的兵种,比如象这位叫做袁风的年轻小子,长得俊秀伶俐,今年才十六岁,是他的首战。
他是来自突骑施故地的归化唐人,经历多年,袁风彻底汉化,习惯于汉人的生活,喜欢读汉人的书。
很不幸地,他部族语都不会了,连部族立命安身的骑射、骑战均不象个样子。
征兵年间,他十五岁,部队到他的家乡征兵。
突骑施故地的归化唐人喜欢参军当仗,为自家的女婿效忠效劳(指韦晞娶了突骑施女郎,他也几乎每年都到突骑施故地视察),以当兵为荣。
袁风前去应征,骑射、步射和马刀使用上均不过关,做不得骑兵,招致小伙伴们的嘲笑。
因为突骑施人几乎都是骑兵!
好在还能当步兵,但当大头兵实在丢面子,袁风的父亲是政府官员,叔叔是个中级军官,利用关系,将他搞进了新组建不久的火枪兵里。
十六岁的袁风看着逼近的部族骑兵潮,说不害怕是假的,他心里充斥着首战的恐惧,他没见过血,也知道对面扑来的骑兵的威力。
但他仍有勇气面对这一切,他不断告诉自己,现在自己是训练有素的火枪兵,周围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兄弟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