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节 天路(1 / 2)
因着此番攻略吐蕃的安排,主帅韦晞反倒跑在了部队前列,唐军副帅李谨行反倒象个主帅的样子,统帅大部队后行,他的部队浩浩荡荡,有骑兵、步兵、工程兵和民夫,人数达到三十二万之多,不久加上了归降的吐蕃人,人马众多,声势浩大。
赶着前军的屁股,眼巴巴地望着前军越走越远,最终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好在骑传始终通畅,并且路上没有见过大股唐军败阵的踪迹,让李谨行放得下心,遂专心从事以下诸事:
清剿前军没来得及清扫吐蕃人;
他的部队越走越少,沿途设下营垒、补给点;
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修路!
修建的主要是土路,部分是水泥路,还有水泥桥。
为什么是土路居多呢?
因为唐蕃古道有它的先天优势如下:
一、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势平缓,施工比较容易;
讲起来古人不傻,在高原上千百条路径找到并走出了唐蕃古道,所过虽是原始无人烟的草地,但地方异常平坦,拔海高度甚高则有之,而峻拔的山形却不多见。
归纳为:缓缓上高度,平平走征途,逐渐上升的道路,并没有险峻的大起大落,青藏线上的高山不多,较多平坦的道路,没有跌宕起伏的感觉,容易适应。
只要你适应了高原反应,其实,青藏线不难走,也不难打!
之前薛仁贵不知啊,结果打得一塌糊涂。
韦晞却知难而进,长期组织军队进行高原反应适应训练,结果吐蕃人眼睁睁地看着唐军生龙活虎般冲来,高原上的气候似乎对唐军无甚影响,不由得看傻了眼。
一定程度上竟成为了吐蕃人投降唐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吐蕃人感到沮丧:天时地利都不在他们这边了。
二、所经地区的黄河源以上,也在长江三大源流的上部,河水较浅,易于徒涉,也易于修桥;
三、高寒风大、无大雪封山之忧;
风雪虽然凌厉,但由于地势平整,风吹过去,雪被吹走,不存积雪。
没有积雪,就不会有融水侵蚀路面,使得道路长久。
四、冰冻层厚、无塌方和翻浆之患;
是的,土地坚硬,许多道路百年不变,所建道路踏实。
五、气候寒冷无雪崩,也无冰川流动和泥石流等情况。
六、道路本身已经成形,稍作修整,因为吐蕃人就沿着这条道路,奔赴进攻唐朝或者与唐朝通商、交流。
它的麻烦在于,线路漫长,物资运输和后勤补给不易。
起初,李谨行按照计划,预计动用五万工程兵,十五万之多的民夫,计划中甚至准备死上一半人。
但很快发现了实际远超预期,所到如入无人之处,吐蕃人不知道是不是被主帅韦晞施展了魔法,居然,不来打唐军!
欢迎唐军、拥护唐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