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设备人人有份(1 / 2)

加入书签

碳纤维的巨大利润的确让程远很是震惊,但其实这是不了解这方面市场的缘故。

目前来说,碳纤维还是一种高科技含量很高的纤维,如今全世界的碳纤维年产量也不过十万吨左右,还不够造一艘游轮的。

也就是说,碳纤维的产量一直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是低级纤维,且工艺复杂,投入巨大,而像t1000这种超高强度碳纤维,年产量更低,以东丽目前的产能,实际年产量能有两千吨就偷笑了。

要知道,碳纤维这东西,指标越高,产量就越低,这是公认的事情。

而程远的这种碳纤维,不但xing能可能是世界顶级,就产量来说,一个月就有600吨,一年的理论年产量就是7200吨,就算扣个零头算七千吨,那也比世界上一些低级碳纤维的大厂产量要高了。

这还只是这一台机器的产量,不算增加机器的情况。

碳纤维的生产,是一个很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但要研究出更好更新的制作方法,还要有更好更强的制备设备。

以这个碳纤维八号制备机为例,实际上这台机器里面的主要制备工艺以及方法,都是阿方索最先在理论上研制出来的,但还没有经过一系列实验室级别的试验检测,更谈不上工业化推广。而路易斯的能力,则是掠过实验室检验以及工业化推广这两个级别,直接就把阿方索的想法通过她的能力一步到位。

这就好比你图纸作业搞出一个电路板,正常情况你要让这个电路板在现实中出现,就要亲自买各种材料回来制作,等你制作出一个砖头大的电路板之后,还要试验是否能用,是否有瑕疵,等你验证了一切都没问题,想要推向市场,那这样还不行,还得再进一步改良,改良成能进入工业化生产,比如把这个电路板从砖头大小,做成只有指甲盖大小。

由此可见,搞科研虽然是一个漫长而烧钱的行为,但在这其中,科研人员想出的方法工艺等方面,虽然是最顶尖的层次,但却花钱最少,毕竟那就是一个个的点子而已。实际上搞科研花钱最多的地方,都在后面的试验检测,以及从实验室走到工业化这个过程中的改良。

碳纤维也是一样,作为一种高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型纤维,其研发以及工业化改良的成本都很昂贵,因此产品初期的价格肯定不便宜,必须包含着科研附加值才行,但程远直接略过后面的试验检测以及工业化改良,省略了最花钱的地方,出的东西还那么好,自然就竞争力大增,成了十足十的暴利产品。

其实高科技产品有的是,就算在碳纤维之中,也只有高端碳纤维才能有暴利,低端产品比如t300那种级别的,利润并不高。而高端碳纤维之所以能是暴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端碳纤维的超强xing能,可以在工业领域引起一些革命xing变化。正是超强碳纤维的高xing能低产量,才导致全球对这种产品在一种极度饥渴状态,进而导致这种超强碳纤维的价格如此离谱,目前只能在不差钱的航天国防以及奢侈品等领域发挥作用,说白了,不是大家不想用,实在是超强碳纤维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

可以预见,如果程远毫无顾忌的把这种高xing能碳纤维大量投入市场,那必然会造成市场的震动,不用多,只要三五台这种碳纤维八号制备机,他就可以一统全球高端碳纤维市场。

这一点程远也想到了,所谓怀璧其罪,这样的一种东西,如果在在自身力量还不够强的时候就不管不顾就这么推销出去,虽然未必是找死,但也绝对是找虐,最起码一点,国家的相关机构肯定会找你谈谈心,比如让你转让技术啥的,但问题就是,程远根本就没法转让技术,他总不能把路易斯推出去吧。

不过,既然东西都出来了,也不能因噎废食的前怕狼后怕虎,其实要想在短时间内规避其他机构的窥伺,方法有很多。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少在市场上的推出量,让这种顶尖碳纤维继续变成一种少量的奢侈品在市场上流通,这样既能保持高额利润,不至于因为放量太大而降价,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只要不去注册专利,那么一般就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当然,如此一来,恐怕这个新碳纤维的原产地就不能放在中国了,这样限制太多,因此在瑞典挪威等地方弄个新公司,搞成这种新碳纤维的研发以及原产地,然后自己这边再以技术合作或者代理商的身份引入产品过来,那就应该没问题。

其次,就是要尽量自己消化这批碳纤维,多开发高级碳纤维用品,比如说汽车。很多超级跑车上都要用到大量高级碳纤维,只要制作一种别人都追不上的高xing能跑车,走奢侈品市场,一样是很有钱途的。

总而言之,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只要不太嚣张,也不盲目的大量投放市场,那暂时是不会引起什么问题的,等以后自己的力量更强了,那时候就不用怕其他机构的窥伺了。

这些问题都是后话,目前最困扰程远的,还是眼前这些路易斯的门徒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