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即时战术控制指挥系统(1 / 2)
柯达镇位于卢森公国西南边境,距离卢森城有着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柯达镇是一个农业镇,镇子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其实卢森公国大部分的地形都是平原和森林。
柯达镇东北方七十多公里处,一支五百多人的军队正在行军,这支军队的士兵绝大部分都穿着黄棕色的军服,头戴中间镶有红色五角星的大檐帽,上衣为小翻领、束袖、套头式短军便服,有两个胸袋,下摆无口袋,下身着马裤或者又叫灯笼裤,膝盖处经过特别加强,材质都是卡其布,脚穿黑色长筒靴,肩膀没有任何的标志,军种和军衔标志都在领口,领章为红色,左腰部都还挎着一顶1916式钢盔,1916式钢盔的特点是顶部有突起,但下边缘向外突起较大,有明显的护耳,如果有地球来客的话,看到这支军队绝对会大喊苏联红军,这支军队就是欧阳羽新招募的苏联系统士兵。
获得了大笔的银币和功勋值之后,欧阳羽对战争系统中的武器科技树进行了升级,目前把通过步兵武器升级到了二战前五年的水平,但坦克、战机、火炮等科技却一点都没有动,因为功勋值有限但战争系统的科技树却很多,必须要长远考虑才行。
德国线一战和二战的装备确实不错,但是战争系统的科技树可以一直升级到2015年,二战后的德国线就完全沦为了垃圾,因此欧阳羽一开始就把德国线给抛弃了。
二战后科技和武器装备最为强大的就只有美俄这两个国家了,主打打后期的华夏装备虽然也不错,但是前期和中期实在是太差,想要把最后面的先进武器点亮需要的功勋值太多很不划算,因此也被欧阳羽给放弃了,剩下的依旧还只有美俄。
欧阳羽把美俄两条科技树从陆兵到海军再到空军,全都仔细的研究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陆军、空军使用苏联科技树,至于海军,现在考虑还太早了一点,卢森公国的地理位置在东部大陆的中部偏北一点,就算点亮了海军也有力无处使,因此除了最先招募幸存下来的德国士兵作为近卫队之外,后面招募的系统士兵全部都是苏联士兵。
苏联的装备比德国的装备要便宜一些,整天上大约便宜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而且苏联的装备对文化程度要求较低,如果欧阳羽以后不再招募系统士兵或者对招募士兵有着限制,那么她就必须在本世界招募士兵,比起需要高文化的德国装备来,低文化要求的苏联装备可以更快的形成战斗力,不选择美军的装备有着同样的道理。
苏联士兵比德国士兵要便宜一些,百分之五十训练度的士兵为四十银币,百分之七十的为六十银币,百分之百的精英士兵同样需要一枚金币。
招募出来的苏联士兵步兵班同样为十人,但一个排只有三个班,一个连只有三个排,往后以此类推,步兵班的装备为正副班长索米1931九毫米冲锋枪,该枪为二十年代初芬兰著名设计师拉赫迪研制,性能极其优异,日后大名鼎鼎的pps41**沙冲锋枪,就是在该枪的基础上研发的,索米1931九毫米冲锋枪虽然好但是价格却不便宜,系统售价二十枚银币,比mg-08重机枪只便宜十枚银币。
步兵班的两人机枪小组装备丹麦生产的麦德森轻机枪改进型,使用7.62毫米r型子弹的芬兰m/20,这样就可以和普通步兵所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弹药通用减少了后勤的压力,麦德森轻机枪采用顶部弹匣供弹,每个弹匣装载子弹三十发,理论射速为每分钟五百发。
mg-08式重机枪改为连级火力支援武器,每个连装备两挺,由火力排装备,一起装备火力排的还有两门77毫米轻型迫击炮和四把反坦克步枪,这样一个连就有了二十六把索米1931九毫米冲锋枪(包括正副连排长),九挺麦德森轻机枪,两挺mg-08马克辛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火力远超这个世界的军队。
苏联士兵欧阳羽一口气招募了两个营近七百人,还在组建了一支炮兵连,装备了八门1902型76.2mm野战炮,这种火炮重九百公斤,发射的炮弹重6.23公斤,有效射程为八千五百米到一万三千米,每分钟射速十至十二发,一门火炮需要五名炮兵。
上次五号阵地的战斗欧阳羽吃够了帝**魔晶炮的苦头,现在有钱后一次购买了八门,并在卢森城购买了很多的马匹用来拖拉火炮和弹药,现在兵强马壮的欧阳羽迫切的想要与占领的柯达镇的马坦萨斯公**好好的战斗一场。
“哒啦哒啦哒啦……!”
“吁……!”
一名骑着马的侦察兵来到欧阳羽的面前翻身下马。
也换上了m1935式苏联军官男式军服的欧阳羽对走到身前的侦察兵问道:“敌军的情况怎么样?”
“敌军人数和情报上说的差不多,大约是一个营的兵力,敌军主力全都布置在小镇的北东南三面,没有发现坦克和魔晶炮,在小镇的六条主要道路上敌军都布置了警戒哨,我军一旦出现小镇内的敌军主力就会得到通知。”
“小镇内的居民怎么样?是被赶出了小镇还是小镇内?”
“虽然不能靠近侦查,通过望远镜观察,居民们应该都还在小镇内并没有离开。”
“这可就麻烦了。”
柯达镇的居民没有离开欧阳羽就不能发起强攻,万一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就算收复了柯达镇也难以对联军司令部和卢森公国政府交代,而且就算可以不顾及平民的伤亡发起强攻,陷入巷战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火力优势,就算打赢了己方的伤亡也不会小到哪里去,欧阳羽可不愿意打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