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稻茬儿(2 / 2)
“四哥……”从县城赶来的秘书科长在乡里部署完工作,就和杨家湾的哥哥们一起挑了粮食赶回老家,“没得啥子大问题嘛?”
“莫得啥子事!”老四把刚刚刨干净的碗放在一边,“她娘,给老幺煮点饭!”
“不了!”老幺巡视着破败的屋子,去打开几个柜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粮食,并且已经被水泡过了;他又去堂屋的蚕架上看了刚刚脱壳的小蚕——已经全部被水打死了;木头搭起来的猪圈已经全部被漫起来的粪水淹了,老黄牛和几头小猪全部赶到富顺住的那个茅屋里,整个屋子被拱得稀巴烂。这哪里还有个家的样子!
嫂嫂们见这个有出息的小叔从城里回来,又听说是什么搞救灾的领导,赶紧都围了上去诉说各家的受灾情况。老幺并没有理会——谁家又还会比可怜的四哥家惨呢?他把自己挑来的粮食倒进了一个稍微干燥一点的柜子里,而其他壮年挑回来的粮食都在组长家呢!这额外的一点恩惠,是他擅自的决定。
“四哥,我得赶回乡里。你半夜救人的事迹现在乡里已经晓得了,我安排他们写材料,像你这样的模范就该宣传!”杨泽进也为四哥骄傲。他确实得赶回乡里,这严峻的救灾形势对他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好几个村还出了人命呢!
谢国强手脚麻利,很快就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了,还用塑料纸把那些窟窿暂时补了一下,起码可以遮挡一下太阳和小雨吧?杨泽贵握着淑芬找回来的宝贝拐杖——这另一条腿还在就好,否则年迈的老巫师眼睛已经看不到再打拐杖了。“国强,劳慰你了!快回去看下淑芳,你们家没得啥子问题嘛?”
“爹,没得啥子,我先回去了,我家老房子瓦也遭揭碎了,先回去把屋顶遮到……”风风火火的国强话没说完撒腿就跑,还有个怀着孕的媳妇儿在家。
那几片寸瓦和几亩庄稼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而今,运气好一点或者屋子修得结实的人家房子受损相对少一点,但是田地的禾苗都是一样的荡然无存。山腰上、山顶上的田地垮了,田里的水根本都关不住,山脚下的田地让山洪直接掩埋了。家里劳动力多一点的,已经到田地里去收拾残局了。
杨桂勇回家的时候已经傍晚了,他早就料到家里的屋子全垮了,娘倒是就出来了,也不晓得怎么就疯了。组长杨德才也是他长辈,见他回来,披头盖脸一顿伺候,给了些锅碗瓢盆和几十斤粮食,打发到猫儿山下土匪住过的石崖里去了。反正那地方冬暖夏凉,这暴雨也没把它打湿了——这破落户享福呢!
淑芬井井有条地打理着家里,在婶娘们和姐夫的帮助下家里已经有个样子了。他趁天没黑去了一趟几个大田里,水稻已经全部倒苗了,看样子收成堪忧。
第二天,人们在组长家开会,分了救济粮之后都商量着怎么挽回损失,有的说重新种旱作物,没有水稻可以种大豆、高粱和玉米,但谁心里都清楚,这杨家湾的气候,种那些东西估计也收不了多少东西,何况“学大寨”的时候也尝试过;也有人说重新种水稻,但这很快就是秋天了,怕是小秧还没育出来天也就凉了,水稻根本抽不了穗。
淑芬说,啥也不做,把倒了的水稻苗割了烂田里,把垮了的田坎砌好了就行。她的想法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小姑娘,捣乱呢?
淑芬并不是捣乱,她认真地去查看过,大多数家都是倒苗,田里都还有些水,只要把田坎砌好保住水,割掉的稻茬儿还会长出新苗来,这些二次成长的秧苗可能收成比不上第一次,但只要合理施肥,总比重新育苗来得快,并且一定可以赶在秋天收获。
淑芬的一番道理讲出来,几个有能耐的庄稼汉点了点头,这女子不简单呢,细心的观察就会知道,有时候秋天收割了之后,赶上热天时间长,并且水田还有水的话,稻茬儿里的新苗还真能抽了穗!
组长说,要得,按淑芬说的办!除了几个倔强户,其他家的水田里都提前进入了“收割季”,乐观的杨家湾人又唱起了山歌儿,祈祷着几个月后能有了收成!国强按照淑芬的方法,把自家田里打理好了又来帮忙,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啊,赶快熬过这个坎儿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