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泰国(五)(1 / 2)

加入书签

在街边,有几个小贩似乎要上来向胡文青推销一下东西的样子,不过很快就被跟在胡文青身边的保镖给阻拦了下来。(23w至于胡文青自己对此却并没有怎么在意,只是继续按照这自己原来的路线向前行走着。

对于国内的意思,胡文青可以说是了解的很清楚。

同时也很清楚,目前国内所主张的这一同盟究竟有多重要——————至少对于国社政府来说,的确可以说是异常重要。

不,不仅仅只是国社政府而已,几百年是对于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来说,这一同盟都将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因为这将意味着一个可以影响整个世界格局的庞大同盟的诞生。

只是目前看来,这却有点出师不利的感觉。

这自然让胡文青更加懊恼起来,尽管目前这件事还仅仅只是一个秘密,但是从国内传过来的消息来看,有关同盟的事情,伊朗方面是非常赞同甚至已经是心动了的。并且这还是一个多星期前的消息,到了现在的话,恐怕伊朗人很有可能已经点头同意了。

换而言之,目前的两个方向,伊朗人已经同意了,还没有同意也就只剩下他所负责的泰国了。

尽管伊朗和泰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其中的难度更不应该被混为一谈。但是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这么算的。

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所算的就仅仅只有两件——————成功。或者是失败!至少这是国社政府高层所算的。在他们看来,既然自己已经把任务给下达了,那么最终他们只能接受两个结果

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成功意味着成功,而失败则意味着失败,甚至是失职。

——————————————————————————

当然,事情肯定不可能会这么简单,至少在下达命令或者说是给予任务之前,国社政府还会进行一个全盘的考虑的。这个考虑也很简单。就是盘算着,这个任务的难度如何如何,失败的几率究竟有多大。要是失败了该怎么办。

不过有一点胡文青到是没有想错,那就是尽管已经有了全盘的考虑甚至是评价,但是失败就是失败。至少对于国社政府的上位者们来说是如此,换而言之。如果事情失败了。那么胡文青绝对会得到一个无能的评语,这对于胡文青的前程可想而知。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胡文青才会显得这么的着急,毕竟事情一个没有弄好的话,他的前程可就要全部都被毁掉了。

“这些泰国人,究竟还在磨蹭什么…”

抬头看了一眼远处摇摇可见的泰国王宫,胡文青的心底略微有些焦急的道。

事关自己的前程,胡文青实在是没有办法马虎大意。

不过就在胡文青心中焦急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远处突然走过来了一个人。

见到这个人,胡文青稍微楞了一下。不过与此同时负责保护他的保镖。却在不远的地方有些警醒的拦阻了来人。尽管这个人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刚刚见过,就在泰国王宫里面。

“郑大人,不知道您这是?”

叫着对方的中文名字,胡文青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对面的这个大臣轻声问道。

此时此刻,这个大臣身上穿着的是便装,甚至就连身后也没有随从跟着,实在是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怀疑。毕竟对方在如今的曼谷王朝内,不能说是位高权重,可也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大臣了,现在这样的一个人物,穿着非常普通的平民服装跑到了自己的面前,说实在的,胡文青实在是不能不有些怀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胡文青也不会刚刚看到他的时候就突然愣住了。

甚至就连胡文青的那两个保镖,之所以会拦住他,其中至少有一大半的原因都不是因为职责,而是因为他们不敢确定眼前的那个男人,真的就是他们曾经在泰国王宫内见到的那个人…

——————————————————————————

“大使先生…”在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穿过了那两个保镖的阻拦,那个姓郑的大臣快步走到了胡文青的面前,用虽然不是很低,但是至少周围的人绝对听不到的声音轻声道。“我国的国王陛下已经同意与您见面了,并且是立刻、马上…”

“那您这是?”听到对方的话,尽管早就已经开始等待这个消息了,但是胡文青却丝毫没有喜悦的意思。

倒是一点也不奇怪,毕竟眼前的这个大臣的装束实在是太奇怪了些。穿着普通平民的衣服,跑过来告诉胡文青这么一个重要的消息,说胡文青一点怀疑都没有,那么胡文青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而似乎是看出来了胡文青心中的疑惑,那个大臣在一旁轻声开口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使先生,毕竟在这个国家英国人和法国人有着很深的势力,许多人都与他们有关系,这次您来的使命又是如此的重要,实在是不能不让我们谨慎对待这件事…”

听到对方这么说,胡文青心中多少有些了然。

虽说心中依然有些疑惑,但是至少胡文青已经明白对方为什么会这么神神秘秘的了。

“看来这里的确不是应该谈论这种事情的地方…”这么说着,胡文青低头想了想,看向了对面的这个大臣轻声道。“不如我们先到隔壁的饭店里面详细的说明一下吧。”

“也好。”尽管很想直接把胡文青给拽到拉玛六世那里去,但是他也清楚两个人的会面绝对不能仓促。至少绝对不能让那些可能已经被英国人和法国人控制了的人给知道——————至于不久前那个会议上出席的大臣们?

一个国家里面,本来就会有许多有着各种各样倾向的人。比如说所谓的温和派或者是强硬派,再或者是倾向于某个国家的。

当然。后者通常都会出现在一些较为弱小的国家,因为只有那些较为弱小的国家,才有可能会出现这么一种状况。

——————————————————————————

泰国,绝对是属于这么一种弱小的国家,事实上这个国家的确是非常的弱小,至少和许多国家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地方能让泰国称王称霸的话——————南极或者是北极?至少亚洲是不太可能了。

甚至于。泰国在亚洲唯一能得到的,恐怕也就只有窝囊气了。

这点从地理条件就可以看的出来,泰国的北方是中国。毫无疑问,哪怕是泰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没有办法对中国发起挑战。

至于东边和西边,则是英法的殖民地。如果说泰国人有能力挑战这两个国家的话…

那么至少在前段时间。泰国人也不可能会受英国人和法国人那么多的气了…

至于难免吗,很抱歉,不过马来西亚依然是英国人的殖民地。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什么势力跳出来打破这个僵局的话,那么恐怕这杯子泰国人也没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强国了。毕竟无论是向北、还是向东或者是向西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一条死路。

当然,如果就原来的历史来看的话,那么向北绝对是泰国人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毕竟清政府的软弱几乎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弄好了的话。说不定稍微的恐吓一下,就可以让清政府割让一些领土出来。

至于清政府会否觉得屈辱?——————反正已经有一个日本作为先例摆在前面了。似乎也没什么好屈辱的了。

——————————————————————————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通常只有那些弱小的,其命运会受到其他国家摆布的那种弱小国家,才会出现这种倾向或者是那种倾向的存在。

就比如说过去的中国,就有所谓的亲英美派系和亲日派系存在。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就是一个弱小的,会被其他国家摆弄的国家。所以其本身才会出现这么多的派系来,就是因为其中一部分更倾向于英美,而另外一部分则更倾向于日本——————当然,本来还有一部分是倾向于苏俄的,但是现如今却已经没有了诞生的突然。

不过有这种政治倾向,却未必就是说这些人都是卖国者。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倾向只有一个单纯的原因,那就是他们相信这些国家可以帮助自己的国家改变自己国家的命运,仅此而已!

又或者是说,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与上述这些国家站在一起,对于自己的国家要更好一些。

但是如果这些国家对自己的国家展开侵略的话,那么即便是这些人士倾向于开展侵略的国家,恐怕也未必会真的跑过去做带路党。毕竟政治上的倾向,与卖国可是没有关系的。

就好象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将领一样,尽管过去也曾经亲近于日本,但是等到抗战爆发之后,却反而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当然,既然有正能量的正面例子,就必然会有作为反面代表存在的反面例子了。

比如说章宗祥就是如此。

章宗祥,浙江吴兴人,字仲和。因其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签订众多损害了中国的权益和民族尊严的卖国条约而被视为汉奸,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广大学生要求严惩的三大卖国贼之一。

章宗祥早在留学日本期间就对日本情有独钟,他认为“平心而论,日本所得西方之科学,以之转授于中国,实绰有余裕”(《东京之三年》),主张中国只要向日本学习就足够了。根本没必要远渡重洋到什么美国、欧洲去取经。

暂且不提这种论调究竟是否正确,但至少没有卖国的问题。当时段祺瑞为了拉日本作为自己的后台,特任亲日的章宗祥为驻日公使。以便与日本政府建立密切的联系。此时日本政府寺内正毅内阁刚刚成立,该内阁一改前届内阁用武力强迫中国的侵略方式,有意用向中国政府贷款的办法来控制中国政府,实行经济侵略。章宗祥使日后,也以‘弥补中日之间的裂痕’为己任,竭力与日本建立所谓的‘友好关系’。

自然,如果只是这样到还没有什么。甚至就连章宗祥在后期与日本人相继签订的大量条约也没什么太大问题。没错,当时的章宗祥的确是与日本人签订了大量的借款条约,其中由章宗祥签字的借款有‘满蒙四铁路借款’2000万元。‘济顺高徐二铁路借款’2000万元,‘参战借款’2000万元。而‘济顺高徐铁路借’是以出卖山东路权为代价的。

但是这些其实都是上面的意思,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外交官是最无辜的。因为很多事情你谈的好了。那压根就不算是你的功劳。而通常会被算在前线军队的身上或者是政府首脑的身上,至于你自己吗~

至少在绝大部分的人眼里所谓的外交官,其实就仅仅只是过去负责谈判的而已,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就像这里说的那样,谈好了,基本上算不上是你的功劳。

可是如果你没谈好的话,那么你可就麻烦了,至少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帽子将会因为这个关系而不断的扣在你的脑袋上。

如果一个弄不好的话。甚至有可能会留下千古的骂名。

而且说实在的,外交官这东西也是很受气的。如果你是强国的外交官当然很不错了。可如果是弱国的外交官,那么…

说不定哪天就会窝囊死了!

就比如说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从某种角度上讲,李鸿章的确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当然,如果他能顺手把满清给推翻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是,他没有,所以他窝囊死了。

比如说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亲赴日本进行谈判,结果途中居然曾经遭到过刺杀。而在与伊藤博文进行谈判的时候,伊藤博文的回复更是只有一行非常简单的字——————“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

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虽然非常无奈,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李鸿章也只有低头承受这个窝囊气这么一个选择。

而等到李鸿章即将病死的时候,甚至是咽气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在拿着文件来到李鸿章的病榻前,要求李鸿章在中俄交约上签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