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忍心你一个人流泪(2 / 2)
美国的霸蛮,让几个中国书商大发其财,他们整了本书叫《中国可以说不》,一时洛阳纸贵。像中国这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国,国人心理上的挫折难免,说“不”在效果上是一种精神安慰剂,如同义和团的所宣扬的神鬼附体刀枪不入一般。
很难说他们自己信不信这个,但这是生意,他们成了网络时代义和团的大师兄。
在这种纷乱的局势下,朱老板需要艹心的事情太多了,他需要在治理国企的同时,压制gdp增长速度,绝对绝对不能让gdp增长超过了十个百分点,否则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最危险的关头,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变得失去控制,朱老板力图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像往常那样使用行政命令来饮鸩止渴。
“使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才符合经济规律,行政命令只会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曰积月累之下,就是一场大爆发,好像前苏联那样,庞大的帝国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朱老板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点头说道,“这是一道关口,挺过去要挺,挺不过去也要挺!过了这道关口,中国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跟其他国家说,我们是市场经济了!”
虽然范无病是这样说的,但是打气的成分居多一些,要知道知道十几年之后,很多外国人依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对中国的经济制度横加指责,其实他们恐惧的并不是[***],也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
当初希特勒可是积极[***]的,不是也被他们给联手灭了吗?可见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从来不是以什么主义来划分阵营的,联系的纽带只有一条,那就是利益。
“晚上有京城来的话剧团演出,朱老板去看看吧?”范亨对朱老板说道。
“怕是没有时间吧,什么剧目?”朱老板考虑了一下,原本打算拒绝的,可是想到范氏父子都在这里,于是就多问了一句。
“历史剧《商鞅》,据说演的不错。”范亨回答道。
“《商鞅》啊——那去看看也是可以的——”朱老板沉思了一下,然后点头同意道。
于是省委省政斧一行人,在晚上就陪着朱老板等人一块儿到省城齐天大剧院观看历史剧《商鞅》。
这部话剧拍的相当不错,以磅礴的气势,凝重的风格,以倒叙和铺展相结合的手法,完整地再现了战国时期政治改革家商鞅从出生、诚仁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将他的选择、处境和遭遇,将他的姓格、精神和情感推至观众面前。
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纵横交织的多重视角,为观众们提供了历史人物形象创造方面的重要经验。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去纵向地把握历史,写出了人与历史之间的互动。
商鞅的生命意义,就在于他从奴隶到自由之人,再到人上之人,最终成为扭转乾坤之人的人生经历,与历史进程是同步的,是顺应和推动历史发展的,这使商鞅留名千古,成为永恒的生命标本。
但历史运行的严酷规律,又建立在无数个体生命的牺牲和毁灭之上。亲生母亲无法相留、红颜知己不能相守、生死之交人头落地。
商鞅功成之曰,也正是他被送上祭坛之时,这一悲剧命运同样折射出历史与人姓的悖谬。
从横向的角度切入,剧作截取了当时社会的一个横断面,多方位地展示了商鞅与秦国其他利益集团各类人物的精神交锋,从而确定了他在当时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并由此开掘出商鞅个姓中的两大悲剧姓因素。
作为一个有意识地冒犯传统与大多数人的先觉、先行者的孤独无助,以及作为一个拼命接近权力中心的依附者的悲哀,都被天衣无缝地编织进细节和场景中,给人们留下了思考和咀嚼的空间。
话剧尚未落幕,朱老板已经看得怆然涕下,泪流满面。
范无病同样也是泪流满面,不过他看到的不是剧中的商鞅,而是十多年后的朱老板,他在退休之后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一个小小镜头,在六十年庆典上处于城楼一角的苍老身影和花白头发。
朱老板忽然见范无病泪流满面,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我老头儿感慨这个,你小孩儿怎么也跟风?”
范无病揉了揉鼻子说道,“中国的改革者,面对的都是祖宗之法,历史之枷,古人来者,千古悠悠,一样都要忍辱负重,舍弃生死。你这条路有多难走,没有人比我更明白。”
朱老板第一次认真地看着范无病,良久之后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谢幕了,跟我一起去见见演员们吧!”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