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搞一点儿地皮真难(1 / 2)

加入书签

范无病一向认为,温州人的胆子是很大的,所以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陈荣和霍胜这两位勇于进取敢为天下先的温州柳市人,居然从来没有打过土地的主意,这实在有些令人费解。

不过在他仔细地研究过柳市及附近的地形以后,就有点儿踌躇了。

温州地形多样,既有山川、平原,又有海岛、湖泊。至于柳市,则是一个背山面海的小镇子。据说这里很早以前就有许多人在一棵大柳树下做生意,于是就有了“柳市”这个名字的来历。柳市全镇户籍人口十三万,人均耕地仅零点四亩,因此柳市人总是被人多地少的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

虽说改革开发之后,柳市人通过开办小电器工厂渐渐地富了起来,但是土地面积少这个困难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因此大家对于土地的重视,并不在国内的其他地方之下。

以前的时候,虽然柳市的小企业也很多,但是规模都很小,基本上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厂子,并没有对于大片土地的需求,基本上自己的场地里面就可以胜任有余了,因此土地的需求矛盾并没有体现出来。

而现如今,范无病想要通过整合将柳市的资源统一到自己的旗下,当然就需要更大的工业用地,上万人的低压电器工厂,至少是需要上千亩土地的,这就有点儿困难了。

不过范无病还是特意跟当地的基层干部们打听了一下,结果对方一听到这个问题,立刻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连连说作不了主。

即便是大型的国企,想要征地也得先通过温州市委批准,还需要在省里报备。在这个问题上。至少目前还没有人敢有所逾矩。

这样就令雄心勃勃的范无病感觉到有点儿难办了,没有地盘儿,自己谈何发展?

虽然有心跟上面说一说,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考虑到这样一来可能又会欠了人情,范无病就有点儿踌躇,终于还是决定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再去骚扰别人。

“看来这个事情,还是得发动群众的力量了。”范无病最后很无耻地想出了一个主意。

于是第二天开始。柳市就开始传出一条小道儿消息来。据说是有国外的大老板想要到柳市来投资。将倒闭了地小企业们收购,整合成一家大型地正规的厂子。目前正在柳市进行实地考察,被他看上的企业,都能够起死回生。

这样一来,柳市当地人的积极性立刻就被提起来了。

虽然搞假冒伪劣让他们倍受打击,但是如果能够被外商收购了,以后可就是外资企业了,至少也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那样的话。还用担心搞不来正规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有了这两样法宝,柳市可就能够继续火起来了!

大家对于这件事情的兴致都比较高。不仅仅是当地小企业主们,就是村干部们、乡干部们、镇子上的干部们都感到非常兴奋,最近持续低迷的柳市经济,似乎是看到了一丝曙光了!

不过没过多久,又传出来一条消息,说是人家外商在柳市转了一圈儿,觉得柳市地地方实在不适合搞大型企业,土地使用面积太小,而且山地较多,需要建设大型工厂所需要地土地休整资金太高,很不合算,而且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似乎柳市当地政府在土地出让这一个问题上,非常不配合。

没有地,还搞什么企业?

大大小小地企业主们和工人们立刻感到出离愤怒了!他们在近两年的经济收缩政策下,基本上已经被挤压地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了,好不容易看到这么一个可以脱离困境的机会,却要因为土地问题被打水漂,任谁的心里面都免不了会有不甘。

于是愤怒的人们立刻就把镇子上的领导们给围上了,让他们一定要考虑到柳市群众的集体利益,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

镇子上地干部们也感到束手无策,毕竟土地地审批权力可不在他们手上,而这一次人家要搞的项目又太大,自己解决,怕得罪上头,不批,要得罪下面这些村民们,真是风箱里面地老鼠,两头受气。

最后还是有人在某人的授意之下,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就是不通过镇子,直接由拥有土地的农民们自行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的方案就是,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们集体跟企业签订土地长期租用协议,通过土地换工作职位的方式进入新厂子,同时镇子上还可以得到一笔土地出让补偿金,这样既可以解决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们没有生存依靠的问题,镇子上也可以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

实际上,柳市的人均耕地相当少,根本养不活个人,因此当这个方案提出来之后,大家都很兴奋,只是不知道镇子上会怎么想,而人家外商老板也未必就会同意这个提议,毕竟这样一来,投入的资金会更多一些。

镇子上面虽然非常希望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却不敢私自做主,于是就将这个问题上报到了温州市委。

温州市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感到非常挠头,经过了解之后,才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具体过程,是因为有外商到了柳市进行考察,希望整合柳市的小企业资源,搞出一个大型的工厂来。

“这事情是好事情,可就是难题令人头痛。”市委的王书记是一位相当有魄力的中年领导干部,当初八大王事件压得温州的工商业抬不起头来,还是在他的支持下,把八大王放了出来,这样才会使温州的经济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然后又经过了这两年的打假活动之后,温州地经济又有点儿一蹶不振地态势。如今是该到了重振旗鼓的时候了。正好有人送来了这个机会。

“邓公不是说过嘛,改革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我们的胆子可以大一点儿,试一试总没有坏处?如果实验的结果是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再纠正也不迟嘛!”最后王书记跟市里面的主要领导们都达成了共识。

在范无病到达柳市的地六天,终于有政府方面对人来跟他进行接洽了。

来的是柳市地一个副镇长,首先对范无病等人地到来表示了欢迎,然后就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也难怪,消息中说来者是国外地大老板。谁知道一见之下居然是中国的小男孩。这一来一去。可就天差地别了。

好在副镇长还是看得出,人家小男孩儿地手底下用的可都是外国人。而且镇子上最大的两家厂子,仅有的还在生产的那两家厂子的老板,此时已经投向了范无病的阵营,看来人家真地是有实力地大老板,否则像陈荣和霍胜这样的精明人,怎么可能做人家小弟去?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土地问题展开了一番讨论。最后。原则上按照农民自愿地原则对土地进行征用,碰到具体的阻碍。则由镇子里的干部们上门劝说协助解决。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没有遇到这么阻力,因为柳市这地方,人心其实都不在种地上面,范无病所需要的土地,很快就征集够了。事实上到了后期,还有不少人主动上门来联系,看是否能够把自己的地也征集了,换一个工作岗位?

戴维斯跟陈荣、霍胜等人的整合工作也进行得一帆风顺,销售队伍基本上已经拉起啦了,足有两三百人,都是以前跑过全国各地的具有实战经验的推销员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