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九章 攻其要害(1 / 2)

加入书签

三大宇宙级文明所谓铤而走险的办法,就是要针对上古文明的钢铁战星部队发动决死的攻击!

眼下因为上古文明在三大宇宙级文明疆域内部开辟出了虫洞通道,并且扫平了障碍,为以后大量开辟其他虫洞通道铺平了道路的原因,上古文明可谓是已经将两大文明阵营之间的战场最前线,推到了三大宇宙级文明的腹心内部。

上古文明的海量作战部队,各种各样的作战资源都已经可以依托于虫洞通道,源源不断的输入到三大宇宙级文明疆域内部了。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三大宇宙级文明在和上古文明对抗过程中,多年以来赖以生存的地利优势都已经彻底得化为了乌有,上古文明远超过三大宇宙级文明的强大生产力得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到三大宇宙级文明的内部。

面对着现如今上古文明强大的综合实力,势力已经一再衰退的三大宇宙级文明可以说已经再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生产力比不过上古文明,地盘规模比不上上古文明、人口数量比不过上古文明,作战资源同样也比不过上古文明,如今的三大宇宙级文明除了在钢铁战星的数量上相比于上古文明还有着一定的优势之外,其他的可以说几乎已经什么都比不上上古文明了。

而且就连这钢铁战星的数量优势,那也不是相比于上古文明占据有绝对优势。事实上要是比较现如今两大阵营所拥有的钢铁战星绝对数量,三大宇宙级文明的钢铁战星加在一起,其实也不过就比上古文明稍微多了那么几颗罢了,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差别,但是这绝对不是什么不可逾越、高不可攀的差距。

大致上来说,两大文明阵营之间的钢铁战星战力,其实是大差不差,没有什么质的差别的。

只不过现在上古文明是处于攻势,三大宇宙级文明是处于守势。

处于攻势的上古文明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钢铁战星部队都派驻前线,而是只出动了一小部分的钢铁战星部队配合虫洞通道战线的其他作战力量,来对三大宇宙级文明发动进攻。

而处于守势的三大宇宙级文明,现在都已经被上古文明打入到了疆域内部,剩余的核心星域的数量都已经所剩不多了。三大宇宙级文明除了部分的钢铁战星部队驻扎在文明撤退的大后方以外,其他的钢铁战星部队都在这剩余的核心星域之中驻守,或者是往来于母星系于文明大后方之间。

正是因为三大宇宙级文明的这种“地利”优势,让三大宇宙级文明的钢铁战星部队在战场中比上古文明更多的出现,显得比上古文明的钢铁战星部队数量更多。

但其实这种数量上的优势只是一种相对的优势罢了,三大宇宙级文明拿自己的多数钢铁战星和上古文明的少数钢铁战星相互较量,这才显得三大宇宙级文明的钢铁战星数量远超过上古文明阵营。

然而即便是如此,三大宇宙级文明出动接近于三倍之多的钢铁战星部队,现在在上古文明强大的综合文明力量的冲击之下,在上古文明虫洞通道网络的不断扩张之下,却也已经陷入到了明显的劣势之中,再也难以压制上古文明势力的膨胀了!

眼看着,上古文明的虫洞网络就将要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了。

这种情况下,三大宇宙级文明如果不能够有效地遏制住上古文明的扩张趋势,甚至是打击摧毁上古文明不断扩张的虫洞通道网络的话,可以说随着以后时间的不断推移,上古文明的虫洞网络不断地扩张,那三大宇宙级文明的势力真得就要迅速无比的土崩瓦解,甚至于彻底灭亡了!

然而如今的这等局面之下,三大宇宙级文明又能如何翻盘呢?

人口、地盘、综合实力样样不如上古文明的三大宇宙级文明势力,唯一能够依仗的优势也就只有在钢铁战星部队层面上的优势了。

即便究其本质,现如今三大宇宙级文明所拥有的钢铁战星优势只是相对性的优势,暂时性的优势,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优势,但是在三大宇宙级文明看来,这也已经是它们唯一的优势,唯一明显优于上古文明的力量了。

更何况钢铁战星层面上的力量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更是拥有着核心性的支撑作用,两大阵营作战力量的发挥更是谁都离不开钢铁战星的力量,说句不好听的话,别看现如今上古文明的势力迅速扩张,打得三大宇宙级文明节节败退。

但是如果上古文明的钢铁战星部队一朝丧尽的话,那任凭上古文明如今拥有多么巨大的优势,也都只不过是梦幻泡影罢了,即便不说是一朝之间优势全无,但是上古文明再想要继续扩张下去也已经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了。

甚至一旦到时候三大宇宙级文明的钢铁战星部队合兵一处,对上古文明的虫洞通道进行点穴式的打击的话,恐怕上古文明的虫洞通道也要一个接着一个的被三大宇宙级文明所拔除。

看起来上古文明的虫洞通道动辄屯兵数十上百亿的规模,三大宇宙级文明想要灭掉上古文明的这些虫洞通道好像有些天方夜谭一般,但是要知道上古文明为了继续扩张,对虫洞通道周边的三大宇宙级文明各个核心发动攻击,那都是扩建了一个个的情报站,动辄一个情报站都是屯兵数亿,向着三大宇宙级文明核心星域的方向延伸的。

这些情报站单一一个只有几亿规模的驻兵,但是一连串加起来那就是几十亿艘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虫洞防线中的驻兵数量,相当一部分上古文明虫洞通道之中的驻兵其实都只有几十亿百来亿的规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