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五章 生产周期(1 / 2)
要知道,在三大宇宙级文明内部,宇宙文明级别的战舰固然也是高科技产品,但是相比于钢铁战星来说,那分量上还是差别太大了。
宇宙级文明的作战舰船固然也是三大宇宙级文明的核心技术机密之一,但是除了作战飞船的一些最核心的部件,还有整体生产流水线之外,很多作战飞船的普通零配件、基础生产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大宇宙级文明的大量外围星域之中存在的。
只有极少数的技术核心机密,才被三大宇宙级文明限制在了一些核心星域之中进行生产,但是这些东西其实在宇宙级文明内部也都是能算是普通罢了。类似的飞船生产线几乎在每一个核心星域之中都有好几条之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上古文明在整合了三大宇宙级文明大量外围星域以及少部分核心星域之后,就立刻形成了庞大的飞船产能,这是因为本质上主力作战飞船这种产品在三大宇宙级文明之中就不算是什么顶尖的东西,不过是大路货罢了,三大宇宙级文明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限制和保密,但是力度却并不算是很大。
毕竟真正影响宇宙文明主力战舰的性能的部分,其实也不过就是那些少数几个的核心设备的性能罢了,只有在这些设备的生产研制上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宇宙级文明的核心科技的水平。
但是在钢铁战星身上,这种情况就可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了。
在三大宇宙级文明的那些外围星域之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钢铁战星的配套工厂,因为钢铁战星这种产品,是三大宇宙级文明真正核心的家底,哪怕就是钢铁战星之中最大路货,用到的数量最多的基础合金材料,生产技术水平相比于主力作战舰船的一些中高端零部件来说,都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可以说钢铁战星之中哪怕最基础的配套工厂,都是设置在核心星域之中的,三大宇宙级文明都在各个核心星域之中设置了不同的钢铁战星配套工厂,所有的核心星域之中的相关工厂都是只有一个备份的,三大宇宙级文明任意一个的全部核心星域加在一起,也都不过能够凑出两套钢铁战星的配套体系罢了。
而且真正的钢铁战星的核心零部件,核心生产设备等等,这些甚至都是不在备份范围之内,任何一个宇宙级文明都只有能力去生产、维护、升级改造这一套核心的生产设备的。
基本上可以说,三大宇宙级文明在很多尖端科技领域之中进行探索,这其中至少有着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为了提升钢铁战星的整体工艺,推高某些生产设备的相关性能,进而为了让钢铁战星更高产、更强大、生产周期变得更短暂的。
很多宇宙级文明耗日时久投入巨大的尖端科研项目,其实最终达到的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钢铁战星的某一个配套零件的生产设备而服务的,而这样的科研项目最终达到的效果,往往也只不过是为了提升某种设备一点微乎其微的极限性能罢了。
相对来说,那些宇宙文明的主力战舰也只不过只有在一些极为少数的核心部件的研发攻关上,才能够享受到同等待遇,但是这种大力研发的情况在钢铁战星的相关项目上,那不过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罢了。
主力作战舰船和钢铁战星这两种产品的地位,就和它们的配套生产设备一样,在三大宇宙级文明的眼中是有着天壤云泥一般的差距的。两者几乎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就像主力战舰的各种配套工厂在宇宙级文明的各个外围星域之中都司空见惯了一样到处存在着,而钢铁战星哪怕是最普通的配套产品工厂的位置也都集中在一些核心星域之中一般,在三大宇宙文明看来,主力战舰不过是烂大街一般的常规产品,对其的保密制度只不过是一种文明制度上的惯性罢了,其实本质上三大宇宙文明对此并不太过于上心,以至于上古文明在吞并三大宇宙级文明的大量外围星域的时候,各种主力战舰的配套工厂缴获的数量都不知道有多少。
而对于钢铁战星这样的真正核心尖端产品,三大宇宙级文明却都是当成了自己的眼珠子一般得看待,哪怕就是一些基础的配套工厂也都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根本就不放心安置在一些外围星域之中。
这就导致了上古文明在吞并三大宇宙级文明的大量外围星域的时候,类似的钢铁战星的配套工厂,那是连影子都没找到,也就只有一些极少量的钢铁战星配套工厂最终落到了上古文明的手中,这也都是上古文明在吞并三大宇宙文明的核心星域的时候,被上古文明趁机掌握到的。
但是毕竟上古文明真正攻破并侵吞下来的三大宇宙级文明核心星域的数量相当有限,所以实际上上古文明掌握的钢铁战星配套工厂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罢了,这在钢铁战星的全套生产体系之中根本就占不了多大的比例,上古文明想要凭借这些设备就生产出钢铁战星出来,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罢了,三大宇宙级文明根本就不会因此而产生担忧。
作为本星系群中仅有的能够生产钢铁战星的文明,再没有谁能够比三大宇宙级文明更明白钢铁战星的生产难度了。
想要打造一颗如同钢铁战星这样有着星球般体量,还能够动辄时空跳跃一万光年,正常模式下也能够超光速飞行,内部的空间还足以承载数以千万计的主力作战飞船的战略性装备,它的技术含量之高是难以想象的,同样的它的生产难度之大也是没有几个文明能够想象得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