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提供I你提供CAR-中(2 / 2)

加入书签

“初音在人类语言指令的识别和理解方面,更是如今的世界第一。苹果的SIRI知道不?根本智能化程度不如‘初心2’的初秘!将来做车载版语音人工智能助手,绝对比初秘还要强大!

何况大家可以想想,在彻底自动驾驶之前,驾驶员的视觉注意力始终应该注意路况。临时看屏幕手写输入字是很危险的。这也是为什么广播电台这种传媒明明已经这么落后了,却始终没有淘汰的原因——现在活下来的广播台,被收听最多的就是各大交通台。既然如此,我们把车载设备的控制改为声控,将是一项多大的便利?”

如是的利好消息安利,持续了好几天,每天都不停歇。不光保时捷家的工程师来听讲,奔驰宝马一样也来听。

而且初音方面拿出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宣传手册,还有很多国内预先准备的传感器实测视频、可公开的技术协议和技术路线图。确保三大豪车生产商的技术总监都可以正确评估初音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价值。

“哪怕和初音智能合作之后,5年内没能做到让彻底无人的汽车上路,那些阶段性成果也可以对公司有人汽车的智能程度,带来极大的提升。”

三家车商的技术总监,最终都如是向总部汇报。

争夺初音智能合作权的战争,开始了。各方开始拟定自己的条件,试图让初音智能把自己选为合作伙伴。

……

初音这边也没闲着,一边深入详谈技术路线、显摆初音智能实力、加重自身筹码。另一边也对保时捷公司的股权结构、可能的合作模式做了非常深入的调查剖析工作。

这一调查不要紧,又有更多的惊喜浮现在了顾莫杰面前。

惊喜来自于费莉萝带领的法务和财务团队。

“大众公司对保时捷的收购案,至今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注资工作基本没有完成。我们有可能直接在对方的认沽交易完成之前,以第三方身份介入谈判合作。”

得到这个内幕后,费莉萝第一时间把信息通报给了顾莫杰。

顾莫杰立刻就来兴趣了。

保时捷公司和大众之间相爱相杀收购来收购去的事儿,并不是新闻。从四五年前就开始了。

从05、06年开始,一会儿‘保时捷控股’融资借钱买大众的股份,一会儿又是大众反收购保时捷控股旗下的子公司之一‘保时捷汽车’的股份。

而且这两家公司的打来打去,外人之所以很少去关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保时捷和大众本来就有盘根错节的交叉裙带关系。

历史上,在1951年之前,大众和保时捷根本不存在股权之争——因为保时捷汽车的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同时也是大众汽车的创始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两家公司、一个老板”,

就像奥匈帝国时候,奥地利和匈牙利虽然名义上是两个国家,但是“二元共主”、共同奉同一个皇帝,差不多一个道理。

大众和保时捷相爱相杀,要从50年代一代目的费迪南.保时捷死后,才开始埋下祸根。

费迪南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财产大致分成了两部分。把保时捷汽车的股权,继承给儿子费利.保时捷;把大众公司的股权,继承给了女儿路易斯.保时捷。而路易斯.保时捷并没有什么经营才能,所以其实大众控制权是给了路易斯保时捷的丈夫皮耶希、也就是保时捷博士的女婿。

二代目的时候,保时捷大众之争,其实就是大舅子和妹夫之间的争夺。

到了八九十年代,二代目都老死了、三代目上位。进一步演化成表哥表弟之间的战争。

保时捷的老板沃尔夫冈.保时捷,想要恢复他爷爷当年的全部江山。

大众的老板卡尔.皮耶希也不甘示弱,把他外公的全部事业视为己有。

正是因为姻亲关系,外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插手的机会。

哪怕大众和保时捷内部打得再惨,历史上也没发生过“引入外敌帮忙杀自己的表弟”这种戏码。

双方都保持了底限的节操:相互收购战可以,但是自家人打架不能便宜了外人。股权只能在家族成员之间流转。

顾莫杰就是这个外人。

所以,他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在这桩事情里面还有机会。

而且,在他原来的印象里,这一系列收购案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保时捷控股公司,从07年年底,就已经成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大股东。而因为那桩收购,保时捷控股本身的资金链出现了紧绷,不得不售出一部分旗下“保时捷汽车”的股权,然后这一部分股权又被大众方面反扑了。

(注:“保时捷汽车”和“保时捷控股”是两家公司,前者是后者的子公司。)

在2010年4月份这个时间节点上,理论上保时捷和大众之间的股权关系,应该是:“保时捷控股”持有大众50%以上股权,是大众绝对大股东;而大众持有“保时捷汽车”50%以上股权,是“保时捷汽车”绝对大股东。

“保时捷汽车”还有40%几的股权,依然在保时捷控股手上,但保时捷控股已经和大众就这40%几股权,谈妥了认沽交易的条款。

所谓“认沽交易”,和“认购交易”是相对的,沽是卖、购是买。

“认沽”就是“现在你没钱,我先把你未来准备要买的这部分股权给你留着、保证不卖给外人,等你有钱了我再卖给你”,是一种对未来股权的期权交易。

经过费莉萝的剖析,顾莫杰对保时捷和大众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了解也就清晰了。

“费姐,你是说,目前大众和保时捷之间,双方都有可能出现松动、留给外资进入的缺口?帮助他们完成尚未完成的认沽交易?”

“是的,那笔认沽交易,是2009年8月份谈成的,当时预期要2011年才能到位全部资金。然而,交易达成之后,不到两个月,欧债危机立刻爆发了。所以,他们不太可能在认沽期内凑到足够的钱了。”

顾莫杰想了想,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是现金不够,为什么不用股权置换的方式认沽呢?一定要真金白银掏欧元?”(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