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微服查案(1 / 2)
第224章 微服查案
2018-04-15 作者: 塞外白龙
第224章 微服查案
凌云并不是随便发此一问的,因为凌云的心里明白,在明代,纳捐也是一条出路。如果大户人家的子弟没有功名,就可以走纳捐的路数,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官,花钱买学历。
刚才这位李县丞的整体举止还是比较得体的,不过凌云心里有些疑问,断定了他不是科甲正途出身,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得说起当你的科举制度了。在全国选拨一甲进士三人,二甲几十人,三甲百余人。考中了就授予官职。这一甲自然不必说了,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今世及第。二甲呢,称为进士出身。三甲就称为同进士出身了。只要考上了,基本上官就不会小。
那么考上进士以后一般都会给个什么官呢,一般在殿试里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会进翰林院,所谓翰林清流嘛,在那里见习三年。然后仕途一般都挺快。进不了翰林院的也能分发到六部衙门里做个主事之类的六品官。最不济的,三甲同进士出身,这在进士队伍里算差生了,也能得个实缺的知县当当,正七品处级干部。当年袁崇焕袁督师就是一位三甲同进士出身。从县令做起的。
话再说回来了,有人说了,这个科举考试考进士不就等于考公务员吗,不一样,大大的不一样,哪家的公务员一考上就能给个七品正处级呢。所以,一位八品的县丞基本上也就排除了进士出身的可能性。
假如他不是进士的话,那么他有可能是一个举人,这没错,因为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当然了,举人做官一般只能靠等待,等的前面的人都死了,那么举人也就可以做官了。比如吧,海瑞同志,二十八岁就中了举人,然后他就去考进士了,然后他就没有考上。然后又去考了,然后又没有考上,一直考了好几次,他终于灰心了,去吏部报到了。恩,等了几年,海瑞同志等到了一个未入流的缺,淳安县的教谕,县教育局的局长。
恩,举人也够呛。那么究竟是什么,只有一个可能,那么就是他的官肯定是花钱买来的。对于花钱买官的人,凌云态度一向都很明朗,那就是绝对的不待见。正经人一般不会去买官。在明代,买一个实缺的县丞大概需要两千两银子。按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三百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的话,那两千两银子就是六十万。六十万元买一个县政府的办公室主任职务。而这个职务的薪酬是多少呢。大概是年薪四十五两银子。这样的话,如果你买官来是为了为人民服务的,你就想挣回来本钱也需要大概五十年的时间。谁能在任五十年呢?
所以,买官的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一个字,贪。千里做官只为财,有理没钱你别来。凌云才会有此一问,门官不敢隐瞒,只得以实情相告。原来这位县丞是监生出身,靠着自己老子的势力得到了个府学教授的官职,后来慢慢的熬到了县丞。
凌云叹了口气,心说果不其然,我算是没有冤枉了他。这样的人,我有什么冤屈给他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地方的司法厅长被干掉了。要说是刁民闹事,为什么偏偏闹他的事,却不闹别人的事情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