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奔青州去(1 / 2)

加入书签

第六章  奔青州去

曹操以雷霆与怀柔手段威吓许都豪门世家写下声讨袁绍的檄文,其实这个檄文对于袁绍来说根本没有影响,对曹军亦没有臂助,曹操之所以出此策,为的就是将这些豪族绑在己方的船上,毕竟与袁绍交战不比他人,一但后院起火,那后果是不敢设想。威吓世家大族,是身为一代雄者的曹操为许都安定必须要做的措施。

许都诸事处理完毕之后,曹昂随即率领典军师卫营东走徐州,去骚扰青州,为了能够好好的打响这一仗,曹昂特意问曹操将整个典军师卫营好好的改制了一番,他要流星堂为典军师卫营配于最好的装备,最强的劲弩,最好的马蹬,毕竟是深入敌境,这点要求无可厚非。

建安四年五月,此时的典军师卫营按照曹昂的命令,分散来到徐州,车胄亲自迎接曹昂,请曹昂暂住州牧府。

府内,曹昂站于厅中,背负双手,看着墙上的皮图微微沉思,“这么说,袁谭就在临淄城?”听得曹昂发问,车胄急忙回道:“不错,后将军,临淄乃是青州大郡,位置重要,且其郡为昌邑,东莱,平昌、下密、章丘等诸多郡县包围,极难攻取,历代主镇青州守将皆以此为根本。”

曹昂闻言沉思不语,接着转首看了看下方的司马懿、甘宁、魏延、史涣等人道:“你们怎么看?”但听魏延请命道:“末将愿引一军,打下临淄周边几处郡县。”

甘宁闻言嘿嘿道:“将军放心,老...末将也愿率军直接去打临淄,乘着青州各郡援兵未至,先吓破那袁谭的狗胆!”曹昂闻言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你等可知道我此番前来的目的是什么?”

众人闻言互相对望,史涣轻声道:“自是来骚扰青州,争取先机。”曹昂额首道:“不错,所以,若是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那我等还不如不来!”

司马懿闻言轻道:“将军之意,莫不是要消耗袁军士卒?”曹昂额首道:“只是攻打青州郡县,没有什么大用,倒不如引袁谭兵马出来,最大的击溃他袁军的精锐兵马。”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曹昂轻轻的拍了拍墙上的皮图,沉声道:“北海的守将现为何人?”车胄急忙道:“北海守将乃是袁谭手下爱将严敬。”

“严敬?”曹昂摸了摸下巴:“其人如何?”车胄忙道:“勇力过人,熟读兵机,非等闲之辈、深的袁谭喜爱。”曹昂深思片刻,接着双手一拍道:“咱们,就打北海!”众人闻言互相对视一下, 唯有司马懿淡然无状,魏延疑惑道:“将军,为何非要去打北海?”

曹昂沉声道:“如今的青州有三不足,一是冀州兵力分散,幽州方定,冀州兵马各分数城,安民驻守,暂时难以分身,所以我们打青州,无需担忧会有多少兵马来援;二是心骄,公孙瓒兵败而死,袁军士气虽盛,但也多骄,自以为从此南向而征天下当可所向无敌,骄兵随勇,却也易败。特别是袁谭,严敬这种一直高高在上的人,必有轻敌之心;其三,北海乃是大郡,是西阻泰山的险地,袁谭必然极为重视,若打此处,必能引袁谭兵出临淄,来与我等交战。”

众人闻言似有所悟,曹昂笑道:“公等切记,咱们这次打青州,不是夺城!是要打‘胜仗’,记住,咱们的目的是要把袁谭打惨,把袁绍打疼!”

“诺!”甘宁、魏延等人俱是大声呼应。司马懿则是淡淡的应了一声,心中暗道:后将军府,这头猛虎要开始吃人了。

几日后,徐州军马以雷霆之势直奔北海而去,为了迷惑严敬,曹昂按照司马懿的吩咐,打出以车胄为主帅的旗号,来迷惑视听。徐州和北海,中间小县不少,但都少有兵马。大军就这么一路北上,直取北海城池而去。

消息传到北海,严敬一边发书于临淄城,一边召集手下部将商议,但见北海诸将云集,严敬扫视着众人言道:“今日召诸公来,乃是斥候有信,徐州车胄亲领大军,北上直奔北海而来,不知意欲何为?”

下方诸将闻言互相目视一会,方有人道:“将军,不管车胄此番出兵为何,但主公整治河北的军法就是:宁折万军,不失寸土!不管车胄的目的为何,咱们要做的就是守好北海城!

严敬闻言摸了摸下巴,接着轻道:“本将自随袁青州至北海以来,少有军功,车胄也非曹军名将,一味固守,只怕折了日后南下的锐气,在主公和袁青州那里也是不好交代。”

满厅众人闻言尽皆不语,过了片刻,方听严敬又续道:“敌人来远攻城,我若不战,是示弱也。此事非上将可为。”话已至此,严敬的意思大家很明白,他要出战立功!

如此,两面的军马皆有所动,严敬亲令大军出北海城,往琅邪去迎曹军,消息亦是历时传到曹昂军中,严敬准备主动出战,曹昂心中非常高兴,毕竟严敬功劳虽然不著,但他能成为北海的太守,绝非侥幸,听车胄分析此人,也算是青州的保障之一,如果他只是一味的防守北海,弄起来,确实是有些麻烦。但是严敬既然为争军功出城,曹昂相信凭着己方装备配备上的优势,严敬此战当必败无疑!当然,若要严敬完全放心手一战,还需做些稳妥的工作才行。

琅邪平原上,只见远方已是尘土飞扬,少时,便有探马来报:“后将军,车刺史的前锋军已是引取严敬前来。”

曹昂点了点头,说是引取,实则是车胄败给了严敬,这点也是在曹昂和司马懿的谋划之中。只见司马懿缓缓的打马来到曹昂身后道:“将军,如何给车刺史下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