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八、娘娘千岁(1 / 2)

加入书签

“这些人都是死于谢朱诚之手——”

当鲍栋说完这句话,所有人都沉默了,甚至低下头去,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虽然他们早已经猜到事情经过与结局。

恭顺帝阴沉着脸点了点头,拿眼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宁王,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暗道:“你宁王也有今天,既然落在了朕的手上,就有你好看的。”

恭顺帝自登基以来,是第一用正视的眼光看着宁王,也是第一带着皇帝的威严与不快,这让宁王心里很不爽。

但现在不是不爽的时候!

怪之怪自己看走了眼,谁能想到在宁王眼下如同小白兔般温顺的谢朱诚,到了并州便成了一个白眼狼,宁王现在十分后悔当初的决定。

但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

眼下的局势,宁王显得十分被动,然而他并不想向恭顺帝低头。人做事都是有惯性的,有了第一次,便很容易有第二次,久而久之,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的习惯。宁王显得十分犹豫。

但现在大殿内安静地只能听见粗重的呼吸声,都是在等待宁王的应对,已没有犹豫的时间!

“依本王之见,此乃鲍栋的片面之词,事情是否属实,有待查证!”宁王就那么站着,自然得像是在唠家常。

这话虽然有着明显的袒护,但谁也找不出任何的漏洞。

所有人都重重舒了一口气,按照宁王护犊的性格,这的确是最合情的一个结局。

然而事情已经被鲍栋公诸于世,恶劣的影响已经蔓延开来,宁王又怎能压制得住呢?

恭顺帝正在想着如何开口时,宁王突然又发话了。

“倘若证据确凿,腰斩于市,以谢天下!”

话语斩钉截铁,但众人也听出来了,这事宁王并没有准备承担责任的意思。

恭顺帝无奈地点头,宁王的话并没有任何的偏袒,谁也无话可说。

此时最为精彩的要数殿下的官员们,沈文表情平淡,对于宁王的做法似乎早有预料,更在他背后的一些人,也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皆是一副看戏的表情。

而康良微微皱着眉,低着头,默默不言,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而吴俣自然唯他马首是瞻。

其他人,或有高兴地松了一口气的,宁王三两句便应付了过去,不禁皇上与李彦哑口无言,就是鲍栋也无话可说,不得不点头赞同。

或有低头微微叹息的,因为他们想到,一个连错误都不敢承认,责任都不敢承担的领导,你还能要求他什么呢?若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将来自己若是有半点差池,宁王又会不会弃之如敝屣一般将自己抛弃呢?

或有点头赞同的,宁王之话,从感情上来说,确实有逃避之嫌,但从道理上来说,却不偏不倚,有着大家的风范。

“宁王以为,派谁人查证最为合适?”恭顺帝问道。

宁王脱口而出:“左相李大人,本王以为乃是最佳人选!”

这次倒轮到恭顺帝吃惊了,他本来的意思,也是想让李彦去的,只是自己提出来害怕遭到宁王的反对,毕竟李彦与宁王之间的矛盾已久。

恭顺帝不喜欢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他没有问群臣的意见,而是看向鲍栋,温言问道:“鲍栋,你以为如何?”

鲍栋没想到恭顺帝会问起自己的意见,忙磕头道:“草民——草民——求之不得——”

有比较,才有差距。有了柳诚的前车之鉴,又有了谢朱诚的胡作非为,李彦即便无为而治,其光辉形象也会被衬托得耀眼夺目,更何况李彦曾救并州万民于水火之中。

自然在并州人的眼里,只有李彦,甚至摆上了香案,天天供奉。

然而鲍栋却不知道宁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在恭顺帝眉头皱得跟一座山似的。

是的,宁王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他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子承父业,等宁王百年之后,这江山还是自己的,没有人能动摇得了。

本想依仗李彦的耿直强硬与宁王对抗,从而求得自己的发展空间,谁知道这李彦也不务正业,干起收买人心的勾当,他想做什么,难道想坐自己的位置吗?

恭顺帝如此想着,不禁瞄了李彦一眼,只见对方正低着头,一脸虔诚地等候自己的发落。

“也许是朕多心了,毕竟昔时此刻,也只有李彦对自己毕恭毕敬,真正是一个臣子!”恭顺帝自我安慰着,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已埋下了怀疑的种子,戒备与隔膜在所难免。

“好,如尔等所愿!”恭顺帝笑道。

话音刚落,殿下群臣轰然跪下,高呼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山呼海啸,如惊涛骇浪一般向恭顺帝袭来,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又是惊喜万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