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抗外辱(1 / 2)

加入书签

而在中国西北陕西的某个阴暗地小窑洞里。几个人正静静地围坐在窑洞里,简陋的窑洞由于透光性不强。显得很是阴暗,家具不多。但满地都是烟头。透过门口破损的窗花,几缕光线穿过浓浓的烟雾照射在炕桌上。照耀着中华日报上苏联悍然入侵中国的大标题。

“大家,怎么看待苏联这一次地入侵。”浓浓的卷烟混合着浓浓地湖南口音传翻滚出来。

“污蔑、造谣、诽谤,这是赤裸裸地无中生有。这是对伟大革命先辈的恶意重伤!”尖锐地声音刺破空气,强奸着窑洞里所有人的耳膜。

“别再放那些高调地话了。苏联方面都已经承认了这次武装行动了。”另一个浑厚的川音男子打断了复读机即将要播放出来地陈词滥调。

“我去苏联留学时就感受得到。他们那与生俱来地傲慢,虽然表面上对我们这些人是积极帮助地,但我可以看得出来,这种帮助更是带着某种目地或者是施舍性的怜悯。”一个男子将手中地烟头给掐灭在有些潮湿地土地上。

“我看就是现在苏联的这种援助也是带着某种目地地。早在江南起义时,革命军就派来个王日月,李十兄。丝毫不考虑到国家体制还有社会矛盾地不同性,损失了大量地有生力量,而且在失利后并不承认自己地错误,反而发动了政治大清洗。肆意地捏造所谓地ab派并且直接杀害。造成了更加重大地损失。前段时间又派出了大量所谓地国际人员前来我们这。试图再次象那年时那样接管我们内部权利。这帮苏联人果然不是安好心啊”

“其实我也看出来了。苏联在当年抗日时就已经让我们吃了一次暗亏,银子和物资全给了当时地国大党。但书本和理论却全给了我们。这国与国家之间,根本不会有什么亲兄弟的感情,只有相互勾结利益下的平衡和分配。”

“是啊,当年我们弱小时根本得不到什么援助。而当我们钻山沟、打游击、摸炮楼。壮大了我们自己的力量时,就有着牛鬼蛇神跳出来指手画脚,准备享受不劳而获地权利和果实。”

“现在党内很多人都很迷茫,我们追寻地道路倒地是否正确呢?”

“这个段国学很有手段啊,他减租均地,用科学手段提高粮食产量,强化国家意识形态,现在我们原根据地上地民众都已经逐步向他的新政府靠拢了。可以说,我们做到的他也做到了,而且他做的更好!更彻底!”

“而且现在国内的舆论对我们的压力很大,之前我们党内有人宣扬苏联入侵漠河是对日本军事行动所需要地。指责了新政府对苏联的军事行动是不合法及不合理地。但是现在苏联真的入侵了,所有地矛头都指向我们,我们很被动。而且形像上受到很大地打击。”

“不得不说,我们在意识形态上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必须要承受这样地后果和沉重代价”

烟雾继续在窑洞中翻滚着,就和窑洞中人员心头翻滚地各种滋味,脑海中翻滚着各种思绪一样。不断地翻滚着。不断地在空气中被稀释着。又不断地冒出新地烟雾再次翻滚着。

“黄皮肤地中国猴子。让你们看看伟大的苏联革命工业的厉害!”

米什卡叫嚣着驾驶着坦克向中国军队地防御阵地上开去,在他地身边。有着更多地坦克和步兵正向着同一个方向涌去。这一路上他们轻易击败了中国人薄弱地抵抗,一路快速地突进到这里。而刚才通过前面地尖兵报告。前面有一条中国人组建起的临时防御阵地。他们接到命令要将这条防御阵地给撕碎。

“我日你老毛子先人!!”在佳木斯外围防御阵地上,下士丁春义正操弄着防御阵地上存留不多的一门75毫米反坦克炮,透过瞄准镜,他将炮口迅速地对准了一辆苏联的轻型坦克。

随着丁春义发炮绳地一拽。75毫米的反坦克炮弹脱膛而出,对面地坦克冒出黑红色的焰火和烟雾。没有过多地兴奋喜悦,身后地战士迅速地将下一发炮弹装进炮膛内,同时丁春义和操炮员快速地旋转着炮身上地各个转轮调整着跑身对准新的目标。平日里千锤百炼下反复训练使得动作非常地迅速。这种训练在他们几年的士兵生涯中是几乎每天都需要进行的。为地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平时地高强度训练在这时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还没有等对面地苏军坦克将反击的炮弹打过来前。第二发脱膛而出的炮弹便准确地将第二辆苏军坦克给击毁。

“隐蔽!!!”丁春义大声地警告着自己地战友。所有炮班战士立即滚入身边已经挖出的掩体,很快。苏军的反击炮弹落在了炮班的周围。不过在预先构筑的防御工事地保护下,炮兵还有反坦克炮都得到了很好地掩护。

“都出来,*老毛子。看是你快还是老子快!!”丁春义呼喊自己的兄弟们钻出掩体,再次操弄起反坦克炮击杀着苏军的装甲力量。

城外地战火让居住在佳木斯地近十万居民感到惊慌,很多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逃离战火。街道上一片混乱,治安警察全部出动维持秩序以防止更大的骚乱和有心人地哄抢物资。

“黄志正市长。现在局势有些混乱。我们学生青年志愿者愿意一同协助你们维持秩序。”一个学生代表的人走到了在街道上办公的黄志正前面。

“谢谢你们学生力量的支援,请你们去街道地各个路口,协助警察维持秩序,同时请协助宣称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定民心。”黄志正正头痛自己手头上可调配的人力资源匮乏,学生志愿者的出现使他感到很大的帮助。

“好地,我这就让我们的学生前去各个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