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九 扶桑今在指挥中(2 / 2)

加入书签

如此一来,在隆景八年最终启动对日作战攻势时,长崎已经藏下了一个军三万人的战斗规模。这些年来,在日本盟友的帮助下,德川幕府仍旧处于朦胧之中。

萨摩岛津家是外样大名中尤其不听话的,所以德川幕府并不打算为萨摩藩出头。甚至有些乐见萨摩藩被迫吐出占据琉球国的土地,被明军狠狠教训一番。然而长崎却是德川幕府的钱袋子,大名们喜欢的南蛮货都是从长崎这个港口运进来的。

“明国欺人太甚!”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愤愤骂道:“召集各方大名,整备人马,我们要尽快平定长崎!”

德川氏的想法是好的,然而他却忽略了大明发起战役的时间。

明历九月二十之后,北风起,正是坦克师从苦兀渡海攻打虾夷地(北海道)的大好时机。

王翊那等性子,早就在等这个雷霆一击的时刻了。借着早年在虾夷地经营的桥头堡,坦克师顺利攻克了整个虾夷地,覆灭虾夷地松前藩。明廷早就有了预案,只等王翊扫清虾夷地的日藩,便设立了北海府,并且迁徙民众加以巩固。

这里可是大明走北太平洋航线前往美洲的重要据点。

日本虽然是个能够动员三十万兵的东海大国,但面对准备充分,思想统一的明军,却败在了战略上。

这种失败甚至让德川氏无从用兵,若是发兵虾夷地,非但无法保证补给,更没有渡海的船只。若是先平定南方的长崎,则面临诸多反幕府外样大名的掣肘和叛乱。若是什么都不做,消极防御,则自己的威信日益消耗,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境地。

加之大明一船的大米运入日本,德川氏还要面对通货膨胀,经济崩溃的局面。

这也是明军从九月虾夷地之战后,再没有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原因,只是据守各路要隘,形成围困胶着的局面。

这种令人煎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隆景十年的到来,德川家光派出家老,以日本国大君的身份向明廷求和。

扶桑今在指挥中。

隆景十年初,德川家光踏上了大明的土地,与之同行的是日本良仁天皇。在日本,天皇的地位更像是精神领袖,并没有实权。而且因为财政权不在手中,日本天皇甚至出现了等钱登极,然后等新皇存够了钱登极便退位禅让。这并非是因为他们尊崇禅让制,而是无法承担天皇的葬礼开销,所以早早退位。

朱慈烺在皇极殿接见了来自东瀛的两位客人,并且册封良仁为日本国王,德川家光为东瀛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准许世袭。这个结局是壬辰之乱时万历皇帝就希望看到的,如今总算是达成了。

因此明军在军事行动上算是告一段落,但日本的局势反倒变得更加纷乱复杂。

首先是国王良仁不肯回国,哭着喊着要留在京师服侍天子。

朱慈烺开始以为这是越王勾践式的表态——当初勾践被俘之后,也是这样伺候吴王夫差的。等吴国失去了警惕,他便回去卧薪尝胆了。后来朱慈烺才知道,原来良仁希望留在北京的原因很简单:每顿饭都能吃饱,而且有鱼有肉,伙食比在日本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不用看武家的眼色,更不用担心被废、被暗杀,几乎没有了心理压力。

其次便是日本国内的保守派不能接受自己奋斗了一辈子,最终变成了明国藩属,纷纷起兵反抗德川氏,欲图重新获得独立资格。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毛利家,他们虽然与明国结盟,而且从明国购买了大筒和火铳,出卖了日本的情报,但终究是为了倒幕,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明国人。

于是将日本的内战变得复杂起来。对于一个刚刚结束战国乱世的国家而言,各豪族上溯三代人,总是有些仇怨的,而现在就是这些仇怨重新浮起来的时机。

“增加大米的供应量,让他们能够放开手去打仗。”朱慈烺指示道。

大米在日本是硬通货,许多大名在支付藩士薪俸和公款上都用大米结算。而且大量的南洋米涌入日本,日本农民的生产压力就大为减轻,各藩也就能够动员更多的人进行战争。虽然有识之士都知道,一旦大明从粮食运送上收口,日本就要陷入饥荒和动乱,但是邻居在磨刀霍霍,难道自己就能安心让百姓种地么?

这种饮鸩止渴并非愚蠢和短见,而是因为大明在战略上的棋高一着,迫使日本各藩不得不按大明的剧本往下走。

而这个剧本真正的编剧,武备大学教授杨威,正收拾行装,准备前往西北集团军报道。他将出任集团军参谋部的总参谋长一职,正是当初皇帝陛下为他筹划的升职路线。(未 完待续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