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仰心中和(1 / 2)

加入书签

石台对面的柏树上,飞落两支小小的“降落伞”,它们蹦蹦跳跳地一路奔来,扑入思维的掌心。中和看到,这是两只憨态可掬的金花松鼠,金黄的毛发闪着锦缎般的光泽,背上生有五道纵向黑色条纹。此时,它们正张着油亮的眼睛,将前爪抱在胸前,像在可爱地作着揖。

思维眯起眼睛,从茶桌下取出一碟花生:“是我的馋嘴邻居,常来做客。”

“客人们”即刻将嘴巴塞得鼓鼓的,有一只安置得并不匀称,半边腮帮子突出来,模样十分滑稽。作为开心的答谢,它们分头爬上一支善琏湖笔的一端,在笔架上玩起了跷跷板。圆圆的笔杆,滑滑的笔架,使它们的身子摇晃不定,一只摔了一跤,吊在“半空”,后爪仍牢牢抓住笔端,惹得思维与中和开怀大笑。

望着它们的背影一溜烟钻入浓荫,中和似有所悟:“老师,中和是不是就像跷跷板的支点,物质也好,精神也罢;生命也好,自然也罢;人类也好,宇宙也罢……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中和这一逻辑支点,进行相关作用,产生互动影响。”

思维整理着被“常客”们踢刨得凌乱的桌案:“是【,啊,世界运行在某种意义上也像一把转动的圆规,万事万物都以中和为固定轴,划出存在轨迹,发生相关变化。每座星系,每种生物,每件事,每个人都有适合自身的圆周范围,超出或不及就会或多或少受到损害。当然,事物本身也在变化,拿我们来说,身体、心态、阅历始终处于发展之中,人生圆周运动的速率、节奏、幅度都要适应这种变化,其影响生命质量和意义,圆周太大太小转着都累。在自身变化的同时,我们在生命运行的轨迹上,还会遇到其他事物,由此形成与外界的互动作用,需要每个人以自身为根本,以中和为轴心,进行着融合或者越过的现实选择。”

中和整理好一卷画稿,沉思着说:“我懂了,现实中之所以没有一种事物可以绝对完美,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绝对达成中和,也就是重合于轴心,因为中和是逻辑性因素、绝对性存在,而我们是现实性因素、相对性存在。中和对世界的‘源动力’作用,也不是我们所习惯的能量动力,而是逻辑动力,说白了就是客观规律,这就是我们无法做到什么‘返归大道’、‘无余涅般’的根本原因。”

思维赞许地点头:“中和啊,你能认识到这点十分难得。但不得不承认,儒学重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匮乏,‘中和’要成为东西方公认的价值核心,务须补上类似于‘数学的推理’过程。你说得对,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中与和的逻辑运行原理及层次,依然是一个谜,不解开这个谜,不解决根本问题,中和乃至儒学的哲理立论还是不稳,所构成的理论实践体系仍会遭到强有力的质疑。当今世界各大思想流派,都有自身一套‘完美’说辞,比如圣教的‘因果涅般论’,神教的‘上帝天国说’,我们不把‘中和’讲清楚,很难说就比他们具有更切近的真理性,这无疑是一种缺憾。公元二十一世纪,曾有人对‘中和’揭示原理、构建体系,还留下一部《欲之哲学》的古书,可惜已经失传了。”

中和像是想起了什么:“我听顾教授说过,它不是关于人类复生的书吗?‘时空计划’就来源于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