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狄青凌的幸福生活(二)(1 / 2)

加入书签

成为四翼曦天使的梅丽塔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信奉天主教导的守贞在破贞后将积蓄的热情尽数落在狄青凌的头上。

狄青凌对她毫无抵抗能力,一来他年少贪欲,同样积蓄了许多年的弹药,二来梅丽塔,噢,倾国倾城梅丽塔,谁都无法抵挡她的万种风情,千般火热!

那娇艳的面孔、傲人的身材,她那妖媚的双眸勾人魂魄,一对翘乳傲然挺立,圆润滑腻的珠肩透出说不尽的妖娆,修长的藕臂光滑润泽,十根葱指细腻轻盈,翘凸饱满的双股诉说着无限风流,她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诱惑,在她身上,没得二话,只有辛勤耕耘,累死了事。

两人关上房门,战斗不停,几乎没有休息与停止。

每个地方都能发生关系:床上、沙发、椅子、地毯、卫生间里,厨房内……尝试使用各种体位,尽情地享用对方,享受快乐。

在结束时,狄青凌敢说对这套小公寓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也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会如此疯狂,根本无法刹车停下来,只想拼命地在对方的身体上发泄。

其实他们的状况很不正常,任谁在知道自己成为了非人类后能保持精神正常才怪!

幸亏他们的另一半就是同类,如此能够互相偎依,信任对方,不用担心对方鄙视自己,在彼此的身体上发泻出所有的精力后,慢慢平静下来,接受现实。

作为鸟人的事实已经发生,他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坦然地承认、接受,然后寻求未来。

成为鸟人的道路上,还有同床共枕的人可以依赖,不用担心最亲密的人的异样目光,这个事实让他们彼此感到藉慰,所以抱得更紧。

……

三天四夜!外面的莉莎大婶与十个保镖都在大眼瞪小眼,为自家小姐喝彩,给狄青凌打出高分,深刻体会到中国男人的强悍,再也不敢说欧美白种人的体力好过黄种人。

狄青凌,好嘢!为国争光!为男人争光!

他们有所担心,莉莎大婶找借口敲门进去多趟,送葡萄酒、巧克力、水果、饮料与食物,回收消耗品。有次梅丽塔出来接,莉莎大婶暗地打起信号询问,得到ok的肯定回答才放心。

黑手党自有一套暗语切口,用于不方便说出来的时侯进行示意。如果梅丽塔受到威胁,她不能够当面说,打出信号来,自然家里就会派出专业人士十万火急地前来处理。

而且,归由莉莎大婶秘密掌控的还有一套“生命状况监控器”,类似于红外线设备,仅观察梅丽塔室内的生命特征(不能成像),她偷偷打开一,两团人影几乎无时不刻地滚在一起,黏在一起,几次之后,莉莎大婶放下心来。

莉莎大婶是梅丽塔的奶妈,她生有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女儿,几乎将梅丽塔当作女儿来待,她那口子是梅丽塔家里的管家,已历三代,世世代代都为家族服务,因此得到信任。

梅丽塔和狄青凌胡天胡帝,诸事不理。

她的单位一大迭电话打来,莉莎大婶尽数接了,尽以她家里有事搪塞,外人根本无法查问,任佩皮与拉米两个心急如火,又能如何。

接下来她那口子不住地打电话来了解情况。

莉莎大婶光明正大地将狄青凌的所有物品全部拿走----以搞卫生的名义,梅丽塔是知道的,她清楚莉莎大婶的举动是什么意思,她不想让家里人担心,遂默许了。

至于狄青凌,他能够抗议吗?显示不能,你上了人家的女儿,这个女儿的身份特殊而敏感,人家要查你祖宗十八代是很正常的事。

他的证件信息流进了黑手党的秘密络进行查询,代表黑手党出面的居然是……法国对外安全总局(dgse)!

总部位于巴黎第20区的对外安全总局(dgse)是法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其前身最早是戴高乐领导的中央情报活动局,946年改名为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9年法国社会党执政后,加强了情报机关的整顿和改革。92年4月,更名为“对外安全总局”。对外安全总局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搜集国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恐怖活动等各种情报,负责侦破在国外的有损于法国利益的间谍活动;通过搜集的外国通讯信号破译外国情报等。

法国的dgse某要员欠了意大利黑手党的人情必须偿还,它一出面在中国活动,马上引起了中国安全部门的警惕,时已至今,什么举动彼此之间都清楚,结果,狄青凌随身佩的一个小玩意儿亮起来,他不得不打电话回去作个答复。

虽说他有一些信息保密,但作为bj大学的风云人物(确切的是前风云人物,人毕业出去就不值钱了),还是有大量的信息被送到了梅丽塔书房里相片里的那个男人的面前。

“中国bj大学的优秀理学院学生、球队高手,风云人物、国防科技项目的专家?家庭地址是严加保守的秘密。”男人饶有兴趣地道:“来,梅丽塔找了个了不得的男人哩。”

狄青凌在校的感情纠葛也被挖出来,但显然根本不进男人的眼里,认为不过是小事一桩。

成大事者岂会被儿女之情所缠。

“关键是……小姐去见过她的教父后,特意从他家绕路到了6a区,在那里接上了那个小朋友!”旁边站直有如一杆枪的黑胡子男人说道:“据说,接他上车时,他身上没有行李,还光着上身,长得非常强壮,壮得象头牛……然后他就和小姐一直呆在一起。”

两个男人面面相觑:“牛郎?专门从中国空运到意大利做牛郎?还是皮耶罗介绍的?堂堂的罗马大主教扯的皮条?”有点难以置信,可是接近事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