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昭陵(1 / 2)

加入书签

艺术这种东西,其实跟艺术家的名望是有很大关系的,最好的例子当然就是生前只卖出去过一幅画的梵高;

王羲之之所以能超越苏黄米蔡张旭颜真卿等人被奉为“书圣”,其实,很大原因在于,他有一个极度狂热的粉丝……李世民。

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还为此诏令天下,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

有民间传说李世民拿到兰亭集序的过程不甚光彩,当然,这是野史,先不说这个,反正最后李世民是搞到了……

至于之后的事,《全唐文》第4部301卷有篇《兰亭始末记》,“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高宗哽咽流涕,引耳听命。太宗曰:「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剑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元宫矣。”

当然,在正史也就是新旧《唐书》当中,李世民摆在台面上的遗诏当然是托孤给长孙无忌,就算李世民死前真的说了兰亭集序陪葬的事,史官也不可能吃饱了没事儿往上面写。

当然这个东西在陆明出生之前还存在一些争议,因为五代十国的时候,盗墓贼祖宗温韬把唐朝十八个帝王陵寝盗了个遍,李世民的昭陵也在其列,但他盗出来的东西里面没有这“千古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而他唯一一个没有盗成功的陵,是李治和武则天共葬的乾陵,之前有很多说法都是李治没有听李世民临终遗言,把兰亭序私藏了,最后陪葬在自己陵里。

说起乾陵。其实也是一个传奇,因为经过1400多年历史,乾陵先后遭受了无数盗墓贼的光顾。除了温韬是上山三次连着遭受到了漫天风雨、下山立刻转晴之外,黄巢拉了40万大军去盗。几乎把山头削平,愣是没找到地方;后来甚至还有军阀扛着机枪大炮拿炸药去炸门,结果刚引爆,阴风袭来黑气乱舞,一个团的兵几乎死绝!

乾陵确实是称得上“万年寿域”,因为这地方……是中国历史上两大神算李淳风和袁天罡分别受命选址,袁天罡定点是往地上埋了枚铜钱,李淳风则是拿了跟簪子往地上一插。两人分别回去复命,最后去看的时候,大家刨开土,竟然发现簪子不偏不倚得插在铜钱的方孔里。

之所以说《兰亭集序》的所在之地“之前”存在争议,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说没有真的去挖,但通过核磁共振、遥感测控,红外激光,甚至还动用了纳米机器人之后,在2091年——也就是在现在15年前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昭陵和乾陵的内部复原3d模型,事实证明,《兰亭集序》确实是在昭陵。当初温韬盗墓仅仅是进到了墓道前半部分,没有真的成功进到放棺椁的寝殿里面。

之所以没有真的去挖,现在的保存技术还有欠缺是一方面——很多文物出土之前都是保存完好一如全新,挖出来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之后瞬间就毁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缕玉衣,出土不到30分钟,从刚开始的金光闪闪到后面黯淡无光,简直就像用演示摄影把一千年的时光浓缩起来一样。

当然,更大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有争议。

现在的考古通常情况下都是所谓的“保护性挖掘”,就是说什么地方施工不小心挖出来了什么遗迹。赶紧赶过去先把东西清理出来,对于那些没有被破坏的墓葬。是不能动的。

那种到处乱挖的“考古”,说的好听叫“保护文物”,说的明白点儿,不就是刨人家祖坟吗?

人盗墓的最起码把陪葬品拿了就走了,有些“考古学家”甚至丧心病狂得解剖人家遗体!?

嘴上说的还振振有词“我这是出于科学的精神”,然后还一口咬定“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没有信仰、不敬鬼神,确实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因为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道德底线。

当不服说出他的目标的时候,其实陆明是有点不能理解的,这东西的3d复原模型虽然说网上不能直接看,但据陆明所知,国家博物馆门票应该不会贵吧?

问了出来之后,不服这家伙竟然莫名其妙得来了一句“我也是个南方人,不习惯北边的天气。”

是吗?

让陆明来说,北方夏天最多就是30度出头,冬天家里还有暖气,除了一年会固定有那么段时间天上下棉花,其实是挺不错的。

哪儿像南方天,夏天热的恨不得把自己皮扒了,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完全就是用战斗意志来生抗啊。

不过不服接下里的理由,倒是能稍稍有点儿可信度;

“再说了,就是我真去博物馆看,那也是对着大屏幕莫名其妙得干看啊,你不知道,我之前是找了一个游戏推广员妹子打听过的,她信誓旦旦得跟我说,探昭陵的那时候,盛世还是做军工的,还直属国防部呢,探陵的时候用的纳米机器人是盛世做出来的,说是游戏里的东西能完美还原触感,并且完美保留笔画细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