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七 登门拜访(2 / 2)
“如果昨晚的人真的是他,那我觉得他不是鬼子的人,就是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
就在梁书记五人谈论林语身份的时候,山猫突然做了一个嘘的动作,他听到门外有脚步声。
几人顿时不再说话,竖着耳朵仔细的听着,当当当门被敲响了。
“哪位?”梁书记用日语问道。
“是我,林语,林翻译。”
一听是林语几人目露惊奇之色,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到访,不过倒是有一种说曹操曹操到的感觉。
“原来是林桑,快请进。”
“大家都在,呵呵。”
“我们正在讨论今天的采访。大家正在发表意见,准备写成稿子,我们回到本土也好交差嘛。”
林语点点头,随后说道:“大友军问我哈尔滨有没有什么可以游览的地方,我向朋友打听了一下,倒是有几个地方值得诸位去。”
原来是告诉他们哪里有景点的,本来十分警惕的众人松了一口气。
“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景点有两个。分别是圣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在基督教里是上帝智慧的意思,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是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来到哈尔滨一定要去游览一番。这座教堂最初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一年,俄国茶商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民国建立的第一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教堂在民国十二年进行了重建,历时9年,在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陈蕴章给林语倒了杯开水,他吹吹热气,喝了一小口说道:“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高50多米,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诸位要是想听这钟声,还是要起早赶到教堂。”
“听起来是很有特色,值得一去。”陈蕴章赞叹说道。
林语接着又介绍了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那时候还是中国的清朝,算起来也快半个世纪了,这条街与哈尔滨建城几乎同步。当时,清政府被迫同沙皇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提出了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建设直达欧洲大陆的中东铁路计划。同年6月,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破土动工,因为有数千名中国筑路劳工在这一带落脚、生活,所以被称之为“中国大街“,就是中国人生活的大街。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开始。哈尔滨很快就成了俄军的后方基地,一时间,大批俄国人先后涌入哈尔滨,在“中国大街“两侧大兴土木,开商店、建舞厅、盖酒吧、设餐馆、银行、药铺……英国的呢绒、俄国的毛皮、日本的棉布、德国的药品、美国的食品、罐头、瑞士的钟表等等洋货云集。民国十四年中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的市政政权,民国十七年将“中国大街“改称“中央大街“,这条街的建筑是一大特色,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都是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所以这里也被称作东方小巴黎....”
林语的口才不错,说话语速也相当适中,最重要的是他知识很渊博,时不时还蹦出一些中文和俄文,不过大家都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如果周敏此刻在现场一定会感叹,他不去做导游真是屈才了。
“十分感谢林桑的介绍,等明天我们离开,一定找机会去游览一下。”
“中村君不必客气,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相逢即是缘,能在这个地方相识,说明我们还蛮有缘分的,下次再相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林桑说的不错,很感谢这几天你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回国后会给你写信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