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奋战管涌(1 / 2)
第九十二章 奋战管涌
他说完,就带其它的队员上了堤。
今天是老历十五,又大又圆的月亮像个明亮亮的大灯笼挂在夜空,只是周围有个淡淡发暗光的圆圈,像长了毛似的。
高天佑一看,心里顿时一惊,这是月晕呀,人们常常说,月晕而雨!看来老天又要下雨了,那防汛就更麻烦了!
再说今夜月圆又逢大海潮之夜,又碰上洪水要来,今夜得小心提防。
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望着圆圆的月亮,高天佑想起了《十五的月亮》这首歌,老婆在家里,女儿在澳大利亚求学,自己在大堤上,一家人没法团圆,他不免有些惆怅。
人月圆,此事古难圆!为了工作,为了求学,自己抗洪,鸿鸿在国外读书……不过,高天佑还是感到欣慰,为了让千百个家庭平平安安,团团圆圆,自己在大堤上抗洪,作出一点奉献,也没有什么。
大堤上竹竿挑挂的电灯霎然间全亮了,一眼望过去,如一串串的珍珠在夜空中璀灿无比,这是难得一见的夜景。
高天佑觉得,如果不是抗洪,是很难见到这么壮观的场景的。
他又猛然想起那次去桂林开会,在省城宾馆吃晚饭时看的的夜景,那是太平夜景;而现在是为了保太平而奋力抗洪的夜景,这比那景观显得更壮美一些。
他再次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又看看堤上灿烂如霞的灯光,感到在这一片平静而又和美的场景背后,很可能有一场激烈的风暴和洪峰会突然而至。
为了以逸待劳,向成功让队员们靠着子堤休息,他一个人来回巡堤。在左边的大堤处,他碰上了广播、电视和报社的三个记者。
越娇英说:“高经理……”
高天佑很热情的对她笑:“有什么事吗?”
越娇英将肩上的点视摄像机挪了一下,说:“我们台刚刚把你的新闻播出去!”
“谢谢啦,越记者!”高天佑很意外,怎么老是播出我的新闻啊,这可不太好吧。他在心里想,但没有说出来。
何思咏说:“今夜有洪峰,我们报社派出六个采访小组,要把抗洪的好新闻一网打尽。”
“吹牛吧,”电台的记者范贵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电台停播好了!”
“你们都在堤上抢新闻,这本身就是好新闻啊!”向成功对新闻工作以前不了解,但经过与记者们几天的接触,也看出点门道了。
“新闻出在风口浪尖上!”越娇英说,“我准备拍它一通宵,啊……高经理,还有个好消息,你堵管涌的那条新闻,我传到省电视台去了,他们给我打电话,今晚在《全省新闻联播》中播出。”
“那就太感谢了,越记者!”高天佑将扛在肩上的一把大铁锹放下来,“只要把洪水顶住了,就是好节目!就是好新闻啊!”
“啊……高经理,你太会说话了!”记者们一听,一块儿大笑起来。
高天佑说:“是真的啊!我们抗洪,就是要保住这大堤啊!我说的可是大白话啊。”
“好吧……那,我们先到前边去看看看,到时候再转来。”记者们与高天佑说了一声,大步向前边的大堤走去……
高天佑拿着加长的手电筒走下了堤,他首先要到发生过险情的地段去看看,仔细检查一遍。
新的洪峰来,会给大堤增加很大的压力的!要是这几处“旧病复发”,那是很麻烦的。
在第一个管涌发生的地方,水流似乎粗了一些,而且是黄浊色的水,这看来险情并没有完全排除,堤外的大油布没遮住暗流。
高天佑马上喊来两名队员,叫他们再往出口处铺一层石子,以过滤流出的黄浊的江水。
他又来到那夜亲自压的管涌前,见流水没有什么变化,稍稍放心了一点,这个管涌外边的暗流看来全堵上了。
但他不敢掉以轻心,将一旁的几包砂袋全压在了上边。
最后,高天佑又走到与友邻单位的交界处的散浸地段,浸出的水在小石粒流出来仍是清清的,而且水量很小,他对这个险情的处置比较满意,外边铺的大油布看来确实起了作用。
检查了一遍,高天佑踏实了几分,然而他还是有焦虑,这一段旧堤、险堤今也准能保证不出新的险情呢?!
这隐患,就像藏在什么地方的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还是要作好防范、抢险的准备。
高天佑返回时又仔细检查了一次,回到堤上,在一条“小牛腿”边,他看到横过堤面有几条很小的裂缝,二、三个毫米吧……
高天佑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又蹲下去,用手电仔细地照着看,还用手扒了扒,没错!是露出了细细的缝口。
这可是一个很危险的兆头!如果洪峰下来,这大堤横着断裂了,那整个防汛是白干了,而且城区的二、三十万居民跑都跑不赢。
凭着敏锐的听觉,他听见水流缓缓流动的响声。
同时浪头不停地掀在子堤上,发出清脆的拍击声。
凭经验,高天佑知道是洪峰来了,因为洪水与子堤的距离越来越小了!得赶快加到子堤,缓不得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