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路长日暮(2 / 2)
翌日醒来,江彬只觉得头疼欲裂,想是昨夜睡得晚,又着了些风寒,忙要了些姜茶来喝。
吴杰已坐到他对面,叫了些吃食,问他可睡得好。江彬看着茶碗里映出的憔悴模样,摇了摇头道:“陆青可起来了?”
吴杰捡了块山药糕道:“这不来了?”
江彬扭头,果真见了陆青脚步虚浮地挪了过来。面色蜡黄,眼下青黑,倒像是一宿未眠的。
陆青走得近了,也不看二人,依旧在旁的一桌坐了,自顾自发呆。江彬不放心他,替他叫了碗面,将筷子塞到他手中。陆青这才眼也不抬地吃了几口。
江彬知道陆青多少有些防着如今看似他叔父的吴杰,此时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和吴杰聊上几句。末了,吴杰用茶漱了口道,已过了一夜了,可要寻个人回仇瑛那处报个平安,顺道打探些消息。陆青听了,筷子一搁,回房里取了些钱便走了。
“瞧把他惯得……”吴杰点了点江彬。
江彬只好认了这责怪,又坐了会儿,便回自己房里等音讯。
陆青到了近未时才回来,又是一身的汗,对二人道,孙镇已命人报了信,说宣府总兵朱振、宣府副总兵陶杰、宣府参将左钦,都已答应出兵,孙镇已留在那一处待命。
江彬点了点头,这几员武将,都是应州之战提拔上来的,为人耿直,重情重义,口水无凭的,却也愿堵上性命。
“可还有别的消息?”
陆青摇了摇头,江彬不免有些失望,吴杰在一旁安慰道:“哪有那么快的?费些口舌也尚需时日,总是周全些好,若说京中消息,又有谁敢忤逆‘圣意’透露半点风声?即便传到此处,也是难辨真伪的,静观其变才是。”
江彬心道他如何静得下来?时时刻刻都担惊受怕,怕那人遭遇什么不测,却只能在此处蹉跎。
“你且去歇着吧!”江彬对陆青说着,便独自去外头散散。
路边菊花开得正好,重阳已过,好些小贩却仍在叫卖余下的菊花酒。想起前几年重阳,正德皇帝往赏赐群臣的花糕里掺了酒,蒸热了合着茶吃下便是极易醉的,好些个阁老吃了或倒头就睡,或发起酒疯来,好不热闹。李东阳知道正德皇帝性子,没吃这花糕,坐在席间看那闹剧,倒似习以为常的,之后待正德皇帝去万岁山登高回来,写了封奏疏劝诫一番便罢。
江彬当时想,也亏得李首辅能忍正德皇帝这般胡闹,他瞧着正德皇帝的眼神,不似那些个文臣那般咬牙切齿地忌惮,也不似杨廷和那般的置身事外,倒像是个长辈,看自家娃儿撒泼似的。待他闹完了,便扶起来,替他拍去衣上尘土,仍是牵着蹒跚学步的他,缓缓向前走着。
听闻宫女所生的孝宗幼年被宫女、太监藏于宫中,躲过善妒的万贵妃,吃百家饭长到六岁,与宪宗相认,也有当时便入得经筵侍班的李东阳的功劳,因此在孝宗被立为太子后,迁侍讲学士,辅孝宗诵习。他对于正德皇帝的迁就,或也是念着孝宗恩情,可正德皇帝却设计令他惨淡收场……
路长日暮,呼风唤雨时都是不信邪的,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位高权重的人臣,能全身而退、颐养天年的?更何况他与正德皇帝,还有那一层理不清的关系。即便陆青不劝,他也知道,自踏入皇宫那一日起,便如履薄冰,永无宁日。
终究是逃不过的。
终于等到个准信是在七日之后,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都已在萧滓、孙镇、张輗的游说下答应出兵或为接应,如此轻易,倒叫江彬颇感意外,但转念一下,除却一些生性耿直的武将当真信了正德皇帝为乱臣逼得不得不向边军求援的说辞,其余在文臣武将以及戍守太监、监军道等,怕都是吃不准此事真伪,骑驴找马的,若当真是逃出京城未带玉玺、印信的正德皇帝的命令,事成后也算得功臣,必能加官进爵,若是萧滓、孙镇、张輗等伪造的阴谋,这些兵力也不足以成大事,总还能挽回。
江彬大致算了算,如今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可调用兵力至多二十万,且因师出无名,也无募兵的银两,加之边地人口稀少,追加兵力是万万不能的,装备、辎重等的补给也是难以维系。正和吴杰商议对策,又得王勋遣人来仇瑛处报说,原在京城的兵部尚书王琼与京军四卫指挥使李时春已与他们断了联系,他与乔宇被乱臣假拟的皇命催促回京,三日内不回则是抗命,若回去,又必死无疑。南京不可无人接应,望江彬速给个回音。
“如今朝不谋夕,延误时机谁都担待不起,也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江彬抱着在他怀里吮吸手指的欣儿叹了口气。
吴杰捡了几颗松子,剥了壳,拈去皮,将那白胖的一颗颗在桌上一字排开:“那三员武将当真可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