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美华公司在行动(1 / 2)

加入书签

“李先生,据我所知,马来亚的锡业多操控在英人和华人手中。英人资本雄大,占据最好的矿源,而我们华人虽然在采锡业上对方有相抗之力,但付出未免太多。既然如此,何不联合起来,团结一起,和英人相争呢?”

姚宏民道。

“姚先生所言有理。但联合华人一事恐操作不易。”李远山有些为难地说道。

出洋华人多来自闽粤一带,由于种种原因,华人少能联合一致,常以不同的地域各自形成小团体。

比如,闽南人建的闽商会,粤省人组织的粤商会,粤商会里又分为梅州商人组织的客人商会和台山人组织的台山商会等等。

华人出洋一般以宗族为纽带聚居在一起,他们操着相同口音,饮食习惯也一直,还保持着原来在国内的风俗习惯,因此形成各种比较封闭的小团体,所以李远山才会觉得为难。

“呵呵。此事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就看大家如何操作了。不过无论怎么说,华人如果不团结一起,是很难竞争过英人的。就好像今天李先生来找我一样,如果你我不是同胞,我可能也不会开出优惠的价钱了。”

姚宏民笑道。

这种东西他在美华公司这几年见得多了,别说现在南洋分为闽粤两大派,很快在南洋基金会的操作下,几万一战华工涌入美华公司的农场等各单位,届时又会形成一股鲁派了。

地域之分,小团体,只是也没什么,说白就是利益没有协调好而已。比如,为了抢一条河水,一个闽人和隔壁的粤人会打架约斗,但美华公司跟他们双方没有利益冲突,因为美华公司会提供抽水机给他们,让他们双方都可以得到水,从而协调双方的关系。

“是啊。”李远山点点头。

姚宏民想了一下,又道:“其实大伙心里都有数,只是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方式合作而已。美华公司可以提供采锡、制锡的各种设备,也可以提供销售渠道。我想只要我们双方找到几个杰出的有远见的人士,大家共同商讨出章程,成立工业协会,相信我们华人商人的力量是可以和英商抗衡的。”

姚宏民一脸自信地看着李远山。美华公司要做华人产业的组织者,把南洋分散的华商集合起来,增强华商团体的实力,引为己用。组织华人锡业公会只是其中的第一步而来。

“这倒也是。”李远山看着姚宏民温和而自信的脸,忽然感觉这美华公司所图乃大。

近两年来,美华公司这个名字越来越多地南洋的华商熟知,这家实力身后的公司在南洋大量地投资农业,矿业,也和南洋的华商保持贸易关系,把南洋华商的货物贩卖到美国、南美等地区,极大地促进南洋的经济发展。

资金和技术是美华公司越来越手华商欢迎的两大法宝。不少华人企业就是在和美华公司的合作下发展起来,虽然这些企业看起来还不算强大,但谁也不会忽视他们的影响力。

“美华银行可以提供1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华人锡业公会内部各企业的贷款,不但以优惠的价格提供各种设备,还会优先采购华人锡业公会内部的企业的产品。李先生是槟城华商的领袖,我希望李先生能站出来,号召马来亚的华人锡商,把这事做起来。”

姚宏民鼓励道。“对了,李先生这次创办制锡厂不妨步子迈大一点,最好把规模扩大10倍,资金不够的话,我们美华公司可以提供优惠贷款。”

“成立华人锡业公会一事,利国利民,李某自当义不容辞。至于扩大制锡厂规模一事,容李某考虑一二。姚先生的好意,李某感激不尽。”

李远山感激地说道,他没想到美华公司如此好说话,不仅爽快地解决设备问题,还慷慨地提供资金让自己扩大规模。

“感谢一词大可不必。先不说李先生在槟城乐善好施,是我辈楷模,就凭你是李仁桥先生的父亲,我们就会应该大力支持李家的事业。李博士可是为我们华人大大地争光啊!”姚宏民真诚地说道。

“哦?姚先生也知道犬子?呵呵,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罢了,运气好点而已,当不得赞,当不得赞。”李远山心里很快乐,嘴上却谦虚道。

“运气好?不不不!”姚宏民笑着摇头,“李先生有所不知吧?李仁桥博士在洛杉矶可是出了名的勤奋,他在科技上的成就远不止磺胺药,还有其他先进的化学技术,用美国最出色的科学家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李先生投资制锡厂资金其实不用我们美华公司也行的。你有一个百万富翁的儿子!”

“什么?百万富翁?”李远山惊讶地瞪大眼睛。

“是的。百万美元富翁。他还是巨人公司的股东之一,跟我们老板挺熟的。”姚宏民笑着说道,看着眼珠越来越大的李远山,他心里叹了一句——仁桥啊仁桥,不要怪我爆你的底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