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三宗两门一阁(2 / 2)

加入书签

“师父,您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苏轩内心不安,忐忑的问着。

“这个……”

李栋看着他满脸期盼的神情,于心不忍,最终说道:“有了一些端倪,不过还要待为师回去好好查询一番古籍,方能确定。”

苏轩闻言,内心那块压抑已久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了下来。

“就知道师父最厉害了!”

李栋嘴角微扯。

封天宗,书阁。

李栋自打从河边回来后,便一直滞留此地,不停地翻阅着各种古籍。

王长老闻讯赶来,看到他明显疲惫的神情,不由得劝说道:“宗主,您刚刚回来,不如先休息一会吧。”

李栋盯着手中的卷宗,头也不抬的说道:“无妨,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出苏轩念力无故消失的原因。”

“那孩子……唉!”

王长老叹着气,说道:“古圣之道,难道都有此一劫吗?”

李栋摇着头,说道:“上古之时,并没有记载有过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而今天地已变,具体的东西就不好说了。大康九州,我们东州还是太过偏僻了,北域更是蜷缩一角。明明有着这种绝佳天赋的弟子却不知怎样培养,我真是愧对封天宗的列祖列宗啊!”

“宗主何须妄自菲薄,我相信那孩子吉人天相,最后定能转危为安,一飞冲天的。”

王长老如是说道。

“宗主,不知这次和那些宗门的谈判进行的如何了?”

李栋闻言顿时将手中的古籍放下,面目含煞。

“那些小人,欺我封天宗实力大损,所提要求一个比一个过分。”

九为数之极,所以大康一统人类疆域后,将天下划分九州。

而科举,则是通过域试,每域选出九人,再通过州试,每州选出九人。通过州试的九人就可以前往圣城京都,参加会试,直至最后的殿试。

东州北域便是有着九个名额,而这里的宗门包括封天宗在内,却只有六个,所以每到此时,便都会为科举名额之事做一番争论。

在以往,封天宗强势之时,其最少占据两个名额,别的宗门也不敢有任何的非议。但是现在……

“那些混账,我们已经主动将名额减少到一个了,他们竟然还不满足!”

“什么?”

王长老面色一变,忿声道:“太过得寸进尺了!他们是怎么说的?”

李栋面色阴沉,沉声道:“以万象宗为首的其他五派,以我封天宗没落为由,竟想剥夺我们参与大康科举的权利。还好荣大人念在旧情,对他们的这种提议并不给予采纳。”

“荣大人?可是从中域而来的荣鹤男,荣大人?”

“没错,这是此人。”

王长老叹道:“想不到当年老宗主无意间的顺水人情,到如今却是得到了回报。”

李栋却不是那么乐观,神情依旧严峻的说道:“尽管如此,但是那几派联合起来,声势浩大,荣大人也不能完全压制住。所以,最后商量着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何种决定?”

王长老心中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东州北域六大势力,三宗两门一阁。其中万象门近年来势头迅猛,占据两个名额无人胆敢争议。烈焰宗以火之霸道,也有两个名额。两门中,一刀门以金之锋锐强势占据两个名额,涡土门厚实凝重只有一个名额。而仙淼阁历来只招收女弟子,人员稀少,也只拥有一个名额。”

“如此一来,我封天宗不也是有一个名额吗?”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就在这一个名额上动起了手脚。”

“怎么说?”

王长老似乎是料到了某种可能。

“没错。”

李栋沉声道:“毕竟因为荣大人的反对,他们不能直接剥夺我封天宗的唯一名额。但是,他们却是一致要求,这最后一个名额之选需要由各方共同进行选拔。也就是说,要进行六大势力弟子之间的一场比试,最后获胜者便能得到这个名额。”

“如何比试?”

“蚀日陵。”

王长老神色一变,惊骇道:“那可是东州北域的险地啊,这些年轻弟子进去不是送死吗?”

李栋摇着头说道:“只是蚀日陵的外围区域,不可能会让他们太过深入的。”

“那也是很危险啊,毕竟是不可测之地。”

“哼,想要抢夺我封天宗的的唯一名额,难道会让他们如此轻易就能得逞吗?”

看着李栋脸上的狠厉神色,王长老倒吸了口气。

“宗主,该不会……”

“不错。”

李栋开口,幽幽的说道:“这个测试之地的确是我主动提出的,那种险地,若是他们的弟子在其中毙命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王长老担忧道:“可是,我们的弟子也会面临这种危险啊!”

李栋微微沉默,最终说道:“我只能选择相信这些年轻人了。”

“此事还是欠妥,宗主……”

“无需多言。”

李栋摆手说道:“此事已经定好,而且荣大人也首肯,没有再去更改的可能了。”

“唉,还是太过拼命了啊!”

王长老叹道:“这比试之事,究竟如何进行?”

“三宗两门一阁,每派弟子不限。荣大人会事先将代表中域的旗帜放于某地,只要最后哪派的弟子可以将其带出,那么那一派便会获得那最后的一个名额。”

“那么宗主决定派出哪些弟子参与?”

“这个……”

李栋略微沉吟。

“这还是凭自愿原则吧,愿意冒这份危险的都可以去。不过,你们各位长老要把好关,不能让那些只有一腔热血,却没有对应实力的弟子参与,那样只会让他们白白送死。”

“是,属下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