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救援邢州(1 / 2)

加入书签

朱温在这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其他藩镇怎么能不知道?这些事情当然也瞒不了朝廷,朱温举荐葛从周为泰宁军节度使的事情很快就有了回复。

唐昭宗下旨,任命葛从周为泰宁军节度副使,霍存为天平军节度副使,包括义成军节度使胡真也降为了节度副使,这三个藩镇的节度使都由朱温一个人担任,加上宣武军,现在朱温直接管辖的就有四个藩镇。再加上暗地里控制的魏博镇(治所在魏州)罗弘信、山南东道(治所在襄阳)的赵德諲、河南府(治所在洛阳)的张全义、忠武军(原来治所在许州,后来迁到了陈州)的赵犨,还有暂时在徐州主持军务的庞师古、丁会暂代节度使的河阳,说白了这些都是朱温的势力范围,只要不是傻子就能够看明白。

成德镇节度使王镕是朱温的铁杆盟友,宣歙观察使杨行密是朱温的师兄,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也早早的就送来了多项合作计划,希望能够得到朱温的照顾,最起码让朱温不主动出兵打自己。

这时的朱温可以说已经是功成名就,权倾天下。

朱温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流lang汉,到现在的拥有雄兵十余万,战将千员的大军阀,只不过用了十年的时间,其中还有五年是呆在黄巢的义军中的。

不得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可朱温知道,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自己的是更多的挑战,实力强悍的藩镇还有很多,杭州的钱镠、越州的董昌、太原的李克用、幽州的李匡威、盘踞扬州的大盗孙儒、宣州的杨行密、蜀中的王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加上塞北蠢蠢欲动的契丹、屡屡威胁李唐朝廷的南诏,正可谓是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朱温怎能安于现状?他知道,如果不使用雷霆手段的话,唐末这一段历史将不可避免的要重演,七八十年的动荡,有多少无辜百姓死于战乱?多少生灵归于尘土?

更重要的是绝不能让北方的契丹南下,因为他知道,那是一个没有开化的**,如果让历史重演的话,那些马背上的强盗会抢走中原无以计数的财富,他们将肆无忌惮的摧残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度,占据燕云十六州长达三四百年,让以后的数百年间大汉民族失去最有利的战略屏障。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大宋为什么无力抵御辽、金铁骑的原因所在。

要想一劳永逸,就一定要解决燕云地区的归属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拿下幽州,甚至一路北上,扫平契丹,可这个目标看起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因为诸多的因素都让朱温不得不去考虑,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就根本谈不上挥兵北上。

现在摆在朱温面前的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人的一生只不过那么短短的几十年,而这时天下刚乱,群雄并起,大多数的人都想在这个纷乱的天下打下一份基业来。有多少人会考虑以后该如何?中原大地一片散沙,这种局面要持续多久?

为了大汉民族的将来,为了几千年的文明不受到践踏,朱温决定非常时期运用非常手段,争取以最快的时间平定混乱的政局,以尽快出兵契丹,因为他也真的很想见一下那个在历史上跟李克用结拜为兄弟的耶律阿保机,那个统一了契丹各部,又一手打下大辽基业的塞北汉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又有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

朱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刻就连他自己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疯了,二十一世纪的自己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炊事班小兵,在部队八年,唯一学会的就是怎么做饭,来到这个时代十年的时间里,竟然能够成为称霸一方的霸主。现在连统一中原都还没有做到,就想着出兵契丹和南诏了,朱温不由的暗自责怪自己不自量力。

他轻轻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于这些遥不可及的事情他还是以后再考虑吧,毕竟现在最主要的还是眼前,契丹还远远没有威慑中原的能力,南诏小国也正处于内乱之中,蜀中有王建坐镇,想来也不会让一个小小的南诏威胁到他王建的利益。

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进一步控制中原个路诸侯的征战杀伐,可朱温想了半天,唯一的解决方法只有用武力,想和平解决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群雄,比三国时的纷乱也不逞多让,比起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唯有用强悍的实力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天下的统一。

不过到时候这天下是姓李还是姓朱就不得而知了,这并不是朱温考虑的范围。

朱温端起桌上的一杯茶,喝了一口,尽量把脑海中纷乱的思绪理一下,这杯茶还是刚才韦凤为朱温泡的,不得不说韦凤是一个十分贴心的女人。

朱温收到王檀的情报消息,说昭义军与河东开战,并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