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编撰类书(1 / 2)

加入书签

寿泰城整体已然完成了重建,现在整个寿春城内都是崭新的砖瓦建筑,而城内最旧最差的,反而是太守府。不过这太守府尚算坚固,曹植也没有提出翻新扩建的打算,曹植不提熟知其心性的刘晔等人自然也不会多问了。

此时,寿春太守府的后院,曹植却是找上了蔡琰。现在由于淮南的政务都上了轨道,大部分的事曹植都可以处理,蔡琰和甄宓倒走过回了普通的日子,不是抚琴对弈,便是读书品茶,日子悠闲得很。

其实说起来,一个太守真正要忙的事,并不是那么多。最忙的当属春耕之时,要帮百姓解决一些迫切的问题。而过了春耕,后面的只要自己不是没事找事,其实悠闲得很。

这点曹植深有体会,他穿越之前,曾在一些政府部门工作过。要说这些部门很忙,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忙大都是官员们自己弄出来的东西,评这评那。事实上,这些都是虚名,评了不仅于百姓无益,相反还劳民伤财。

这些无聊的东西曹植自然不会帮自己找麻烦了,所以现在说起来,整个太守府最闲的便是他了。

眼见蔡琰在后院里坐着,曹植却是上前微笑行礼道:“姐姐。”

听到声音,蔡琰已经知道是谁来了,转过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道:“别人当太守都是忙得不可开交,子建倒是悠闲得很呢。”

曹植微笑道:“姐姐有所不知,无论子扬先生、元嗣先生还是叔达、子通,他们都有治一州、一郡之才。有他们相助,若植还忙得不可开交,那才是怪事。”

蔡琰轻点臻首道:“这倒是有理,子建倒是好眼光,能发掘这么多大才相助。这些人,即便放到先帝之时”找遍整个朝堂也没几个。”

曹植摆手说道:“姐姐谬矣,并非先帝之时没有大才,而是朝堂黑暗,有才之人都不愿出仕罢了。”

蔡琰没有否认”只是轻轻点头。顿了一顿,蔡琰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道:“子建并非闲着无聊之人,此来必有目的。”

曹植淡笑道:“姐姐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女,植心思这么轻易就看透了。”

蔡琰听着,啐了一口道:“别卖口乖,如若姐姐没有猜错,应该是你这小脑瓜又有什么奇思妙想”要麻烦别人了。”

曹植闻言,露出严肃之色摇头道:“姐姐此言谬矣,植所想都是为了百姓…………”

不等曹植说完,蔡琰没好气地轻摆玉手道:“别说这些虚的吧,有什么鬼点子实说吧。”

曹植就知道蔡琰没这么好糊弄”只能苦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植记得姐姐手中应该还有伯喈先生的典藏吧。”

蔡琰轻点臻首道:“嗯,这些不止是我父典藏,还有部分是当年父亲从东观、兰台抢出来的孤本典籍。”

对这些书籍的出处,曹植不怎么在意,微笑道:“植有一个想法,现在造纸术已经颇为发达”植准备将这些典籍用纸重新翻印一遍。另外姐姐脑中记忆书籍,也可以全部默写出来,交给工匠翻印。”

蔡琰点头道:“这个不是问题,姐姐现在已经在默写了,甄妹妹也有帮忙。”

曹植闻言轻轻摇头道:“此只是第一步,除却姐姐之外”植还准备派儒生到各世家抄录其典藏书籍。如此,当集天下书籍于一地时,当可对所有书籍进行整理,撰集经传,分门别类,以类天下万事万理于一书!”

“这……”蔡琰虽然想到曹植会有一番大动作,但没有料到竟然是如此浩大的工程。收集天平世家所藏书籍,然后汇集到一起”编撰巨著。此等大事,前人皆未做过。

事实上集天下书籍分门别类编撰巨著,是曹植早已有的想法。将天下书籍归类的做法,一般而言非一人之力可做成,大都是由朝廷牵头。这些事历代皇朝也有做,在曹植穿越之前那今年代,最著名的类书就是清代所编著的《四库全书》。然而天下类书,并非只有《四库全书》一本,像明代的《永乐大典》、宋代的《太平御览》、唐代的《艺文类聚》都是这类书籍。

而〖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倒是跟曹家有点关系。这第一部类书若为《皇览》,乃是历史上曹丕登基之后,集天下儒生之力编撰的巨著,全书约四十余部,八百万字。

八百万字,即便放到后世,也是极为恐怖的字数。而且,这可不是八百万的网络小说,那些小说字数虽多,但行文间有掺水分,另外行文也要比古代文字臃肿许多。历史上这时代,纸张还未普及,所记载不少都用竹简,故而文字极为古朴,往往一个字所表达的意义,翻译出来基本上等于一个句子。

故此,八百万字的巨著,真要完全翻译成曹植穿越前那时代的文字,没个几千万上亿字,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这巨著是多么的惊人。

当然,由于《皇览》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的类书,分类的清晰程度以及规模字数也远不及后世。不过,《皇览》毕竟是开了〖中〗国类书的先河,后世唐、宋循着《皇览》有所发展,以至于到了明代编撰成的《永乐大典》则是〖中〗国类书的巅峰,字数更达到恐怖的三亿七千万字而历史上,编纂《皇览》的前期工作,其实在曹操时代便已经开始。曹操除了是一代雄主之外,文学造诣更是奇高。加上战乱之后,典籍散失,身为爱书之人的他重新收集书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只不过,将天下书籍都收录,实在是一件极为艰巨的事,以至于到曹丕时代,才完成了《皇览》。

不然的话,凭曹丕仅在位的短短五年多时间,怎么可能完成这一巨著。这功鼻,其中七成当归曹操,而曹丕只能算是接替完成最后的收尾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