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章 特种作战之任务分析(2 / 2)

加入书签

而提前24小时,则是后半夜潜入,而且距离开战还有一段时间,华夏的那个啥文告也还没有发,安南方面即便有准备,也肯定准备不足。

“如果特种部队被安南人发现了,那他就不叫特种部队了。”杨夏自信满满地说道。但实际上,他不是那么自信的,只是,杨夏愿意赌一把,再说华夏军方只要愿意配合,不但安南猴子发现不了特种部队,说不定特种部队还能寻找到更好的战机。

“好,既然这样,你们下去形成一个作战方案,十二个小时后报给前指。”老军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颇为“开通”地说道。

其实,这不是老军人的“开通”,老军人向来是很严肃严厉的,他的下属没有人会有“开通”的印象。只是,特种部队真的是个新东西,而且是最高首长钦点,要放手管理,多多观察,总结经验。

当然,杨夏此前提出的意见,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哪怕有最高首长的指示,老军人也不会同意的。

做一个百余人的作战计划,需要十二个小时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是,杨夏却没有草草了事,而是与杨立伟和郑山两人郑重地商量起来,商量了一个原则之后,又找来其他教官和各小队骨干讨论。

特种部队作战,除非绝对不能说的秘密,诸如一般战役目标、战斗任务都应该让全体士兵知道、明白,以利形成合力。

观察特种部队的作战历史,我们会发现,作战任务的完成度并没有想像中的高,譬如抗战中日军派出特种部队偷袭我八路军总部,除了给总部带来一定惊扰外,并没有取得实质性作战效果。

但是,各国对于特种部队的编制依然乐此不彼。其原因还是在于特种部队强悍的战力,虽然特种部队作战任务的完成度并不高,但一旦完成,就是扭转战局的功勋,其投入与产出比,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杨夏对于老军人说的“作战任务”,并未机械地理解。譬如“正面纵深二十公里”,也许是三十公里,也许只需要深入几公里,敌情不明,并无定数。如果机械地执行这一任务要求,譬如已经探寻二十公里,并未发现重要敌情,便停止不前,但二十五公里的敌情呢?如果以此前侦察所得,岂不是误导前指?

那么,前指为什么不考虑到二十五公里或三十公里的距离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因素就多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特种部队的能力问题以及时间与可能的问题。

这与常规部队的任务完全不同。常规部队,上级要求占领一座城市,什么时候占领,要坚守多久等,都有明确规定,如完不成,对整个战局都将不利。但是,对特种部队却不能下达这种命令,但凡下达这种命令的人,其实是不懂特种作战的。

在作战方案的讨论中,杨夏一再强调,上级的命令只是总体的命令,记在心里就行了。特种部队一旦进入敌方控制区,第一要务就是如何保命,如何不被发现;第二要务才是完成任务;而紧跟着的第三则是如何拓展任务,即所完成之任务如何超过上级之要求,超额完成任务;但无论如何,不得轻言牺牲。

而核心的则是随机应变。譬如,上级命令我们过境后向东侦察,但是,过境后根据观察,我们发现西方有重大可疑敌情,这该怎么办?及时请示上级?好!但是,没办法联系上级,或者时间来不及了,又怎么办呢?如果机械地理解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极其错误的。

所以,最后形成的作战报告里,对于是否完成任务,语言变成了“努力完成”,而不是“坚决完成”,特种部队没有“坚决完成”的说法,除非是上级的强制命令。

譬如即将发生的米国特种部队解救伊朗人质事件,因为成功了,米国的特种部队顿时在世界上光芒无限,但如果失败了呢?难道,他们就没预测失败的可能?

此外,则是“检验装备”、“锻炼队伍”这两大上级忽略了的任务,也被杨夏给写进了报告之中。

当报告上交到前指后,报告很快就获得了批准。此时,杨夏才知道,即便是老军人,对于特种部队该如何作战,心中也没有一个定数。

“既然这样,那就让我来开辟华夏特种作战之历史吧!”杨夏看着前指的批复,心头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