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有隙可乘?(1 / 2)

加入书签

正文]第六十四章有隙可乘?

------------

此时的大堡戍内外突然变得安静起来,若不是堡外的“飞龙军”炮兵正在紧张的构筑发shè阵地,甚至会让人以为是堡外阵形整齐的兵士们正在等待着堡内的长官出堡来检阅他们。不过,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大堡戍的那位千总邵志虽然官职不高,但从军的年头并不少,以往又曾经跟契丹人打过多年的仗,战阵上的经验非常丰富。经过了刚发现自己被断了后路时的那种绝望后,一直在望楼上观察堡外敌军动向的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发现,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的做派很奇怪。这些敌军步兵杀到自己堡外,看样子应该是想攻破堡垒,占据这处位于瓶形砦与繁峙县之间最重要的要塞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携带任何的攻城器械。虽然从敌军轻兵而来这一点说,他们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也是正常的。可按理说,如果他们负有攻占堡垒的任务,那么即便是因为行军仓促不能携带器械,那也应该在抵达堡外后,立即派人去伐木砍树,现场制造一些简单器械――就算来不及准备冲车、楼车这种大型器械,那么至少应该预备下一些云梯。可眼下这堡外的几百敌军并没有派人去砍树,虽然不知道在前面三个方阵的步兵后面聚集的那一百多人在忙活什么,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在制造攻城器械的。

这样的现象令大堡戍的这位邵千总产生了一个判断――堡外的这几百敌军根本就不是来攻堡的,他们之所以来这里,应该只是来看住堡内的守军,或者说是要震慑住堡内的守军,让守军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后面的辽军主力赶到争取时间。

由此,这位千总大人又延伸出了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在自己前面的瓶形砦并没有被辽军攻破。辽军因为怕瓶形砦中的守军派人向后方求援,这才派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绕过瓶形砦南下围住大堡戍,以便拦截从瓶形砦派出的求援信使,使得其有足够的时间攻下瓶形砦,或者至少是有足够的时间抢掠瓶形砦周围的百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对方只有几十名骑兵,而且堡外的这些步兵在装束与武器上面又如此奇异――契丹骑兵主力在瓶形砦周围劫掠,而奇怪打扮的步兵则可以令堡内守军产生疑虑,不敢出堡与其jiao战,从而使其能够以数百人困住有上千守军的大堡戍。

想通了这一点,认为自己已经看清楚敌人yin谋的这位邵千总,立即抛却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打算,同时jing神头也上来了。站在望楼上的他连忙向下面吩咐,让亲兵去将堡内的两名营指挥给叫到望楼上来。

两名营指挥一个姓赵,一个姓刘。二人原本正在按照自己那位千总上司的吩咐,带着手下人严加戒备,准备抵抗随时可能会攻堡的“辽军”。这会听到上司叫自己,一面命令副手代替自己指挥,一面急匆匆爬上了望楼。

望楼之上,邵志拦住yù向自己见礼的赵、刘二位指挥,然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向二人说明了自己刚才的判断。赵、刘二人听完也都觉得有理,那位赵指挥更是提出要率自己手下的一营兵杀出堡去,将堡外的那些辽军杀散,彻底打破敌人的yin谋。

对于自己手下这种积极求战的表现,邵志觉得很是欣慰。他点点头,说道:“赵指挥所言正合某意。不过,堡外敌军毕竟有六百余人,赵指挥所率的营头还不到五百人,兵力上并不占优势,况且在堡子的另一面还有数十名辽国骑兵。所以,这次出堡迎敌除了赵指挥所率的营头外,刘指挥的营头也要配合作战。咱们两个营头一千人打他六百步兵加数十骑兵,这样才更有把握。”

“千总大人果然比末将等看得透彻。只是,如果末将把人马都带出堡外了,那这堡砦岂不是就成一座空城了。如果辽军在附近还有埋伏的话,那末将等再要回援只怕就来不及了。”赵、刘二位指挥先是恭维了一句,随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邵志摆了摆手,回答道:“二位指挥不必担心。本千总刚才在望楼之上已经仔细观察了一番,咱们堡砦周围没有一点敌军埋伏的迹象。二位指挥只需为本千总留下一小队弓弩手,以防敌军骑兵冒险攻堡即可。其余兵士尽管都带出去,不必担心后路。”

“千总大人英明”赵、刘二位指挥再次送上恭维话。

邵志对属下的恭维并没在意,他继续吩咐道:“待会儿二位指挥便将麾下兵士集结起来,而后赵指挥先带队出堡,与那辽军厮杀。待赵指挥的人马与辽军hún战一处之后,刘指挥便命手下两都人马出堡,从敌军步兵两翼加入hún战,使敌军步兵误以为自己已经被包围,这样他们败得会更快些。到时候,他们一定会向自己的骑兵求援。等敌军骑兵接到信息前来增援时,刘指挥再亲率剩下的三都人马出击,从背后攻击敌军骑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