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放生大海(1 / 2)
淮安王一笑,道:“莫非这回又是两艘船?”
看来舒眉的小气形象已经定格了。
舒眉嘟了嘴,而淮安王却哈哈大笑。“好吧好吧,你打算怎么帮我?”
舒眉招招手,让淮安王弯下腰,在淮安王耳边说话。“如此……这般……。”
这一幕,曹右军看在眼里。这老滑头连忙退到竹林后。喜上眉梢的想:“这舒姑娘在跟王爷说悄悄话呢。从来没见过王爷有这种小儿女形态,哈哈哈。”
舒眉一说完,淮安王便乐道:“怪不得你一直在囤砖块,原来在这等着敲钱哪!”
“哼,我可是好心帮你哟!”舒眉笑嘻嘻地说。
不知这舒眉究竟出的是什么主意。
中国的河流在入冬之后受气候影响普遍会进入枯水期,直到来年的春汛。在科技不强大的中国古代南方,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修堤坝的上好时期。唐朝虽然繁盛,但是受科技的制约,大部分的工程跟隋朝南北朝一样是以土夯为主的。
夯土这种工作也分三六九等,对河坝的修造而言,还有掺沙、掺黏土、掺糯米、掺石块、掺砖块的区别。砖料成本很高,一般不会轻易使用。石料的开采在火药并不普及的情况下是个难题,而打磨又费时费工,运输也不便,做不到大面积使用。于是便只能靠夯土了。这些夯土而成工程,放在现代人眼中是极其简陋的,哪怕是在同样用土夯技术修苏堤的先人们眼中也是粗鄙异常(宋朝已经开始使用竹畚之类,而不是散土夯实)。这便是时代的差距。
偏偏连这最简单的夯土工程,地方官吏也不肯好好做,总免不了有人偷工减料中饱私囊。在没有水泥混凝土没有钢筋加固的年代。想靠敷衍了事的夯土工程保障一方平安,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因此,长江水患,已经成了老百姓的陈年旧疾。一年到头,不是洪涝就是干旱,老百姓除了忍受外没别的法子。就算到了如今,我们听说书老段子里说得最多的一个流离失所的原因仍是“家乡遭了灾,颗粒无收”。
怪不得当皇帝的,每年祭天祭祖时,一定会加上的一句话便是“风调雨顺”。
舒眉送走淮安王的第二天,陌香城便出现一张图文并茂的大告示。“河务招标”。这河务自然就是指的修建水利的工程。至于“招标”又是个什么意思?看完榜单才知道,原来是新上任明府大人的新想法。想要民间参与建设。
“这倒是件积福积德的事,只不过赔钱。”有老百姓说。
“上面说了,给钱。谁愿意拿最少的工钱又能建得最好,就把河务交给谁。也可以分段包工。”有认字的解释。
“真会给钱?”只听说过官府收钱的,没听说过官府给钱的【175章节】。从古到今,官府压着老百姓强行修路修桥倒有,但是都是亏本生意。反正百姓不是得出钱就是得出人,只有吃亏的份。没得过好处。
“新明府大人是淮安王爷提名的人,说书的也说了他公正的很呢。说不定真会给钱。”有些人有点心动。包下河务,这是笔大生意啊。
“傻子才信呢。任他是谁的人,一披上官皮就连爹妈都不认识。我反正不信,哪怕这告示是淮安王亲自立的我都不信!还是等着抓人充徭役吧。”更多的人保持这样的态度。
江湖人士们也只看看,没有当回事。
这时却听见锣鼓响。从石头桥上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穿蕊黄棉裙的女孩,套着一件样式奇特的西瓜红白绒背心。其余人都穿着奇特的衣衫。似乎都不觉得冷。更有一个瘦高男子一个白脸书生紧随女孩身后。这不是别人,正是舒眉。
“咦!是舒姑娘!”许多人都认得。陌香城颇敬重这个小女孩儿,于是纷纷让开了一条路。
只见舒姑娘笑眯眯地走到告示旁。对衙役说:“这个投标,我要支持!我第一个响应!”
说着,自己撕下了这张告示。
众人欢呼,都道:“舒姑娘果然最为仁厚。宁可做这赔钱的生意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