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责难(1 / 2)
就在宋江在为自己的鼾声苦恼不堪的时候,王禀正哼哧哼哧带着兵马一路南下。
童贯的布局,是先派宋军在江宁和镇江扼守长江,防止义军顺江西上;然后集中精锐分两路进兵,分别由王禀、刘镇带领,向杭州和歙州开来,最后在睦州会合。
至于宋江破了秀洲……
这是一个意外!
真是个意外!
宋江的先锋大将是童贯请徽宗皇帝封的,当时宋江刚刚投降官军不久,忠诚度就像妓女的节操一样,根本就是不堪提起的笑话,正因为童贯觉得宋江这路人马若是就此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宋官军,从国库中拿军饷,那也太便宜他们了。
对于难以控制的力量,或者尾大不掉的军队,如果一时间没办法裁军的话,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一种相对统一而且操作起来很方便的作法——就是送出去打一仗。
如果正好有仗打,那么恭喜你,很幸运地成为首选炮灰。
如果世道太平,没有入侵者,那么也恭喜你,就算惹是生非,硬生生制造出一场战争,也得让你去打一下,等你这一仗打完了,你手底下的人也就死得七七八八了。
很多战争都是这么来的,就是因为内部矛盾无法解决,然后才对外发动战争。
宋江是属于正好碰上了一场大仗可以打的情况,所以理所当然被童贯当成了炮灰,先送上了战场。
在童贯的眼里,禁军是他手中的精锐,而西北蕃军是杂牌军,至于宋江的匪军……这纯粹属于军队里的不安定因素,谁都没指望宋江能够成就大功。
童枢密使兴师动众,劳师远征,虽然是气势汹汹而来,但实际上心中也没多少底,毕竟方腊很能蛊惑人心,已经成了气候,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万一王师折戟沉沙,那大宋可当真就摇摇欲坠了。
只不过童贯没想到的是,他视为不安定因素的宋江匪军,送上战场的头一把炮灰撒出去后,居然没有随风飘散,而是一炮打响,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不说,甚至连杭州北方屏障秀洲都直接攻下来了。
这还了得?
童枢密使用嘴皮子“东征西讨”,在后方各种讨要军饷,各种召集军队,兴师动众是小意思,简直快把国库都给掏空了,就这样都还说着准备不足,说什么最好不要仓促开战,征讨方腊需要从长计议,需要各方面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童贯到苏州时间也不长,正调动各方军马,在江宁和镇江布防,同时在政治上已经开始了宣传攻势,同时将明教定义为邪教,而且还请了不少和尚道士,大搞宣传,跟百姓们灌输邪教害人的思想,他将这两方面的举措写了折子呈递上去,自以为做得相当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