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一十五章 和平与和平之外(2 / 2)

加入书签

“谢家的门生故旧,能联系的,我都已经让人联系了,过段时间就会有人陆续的过来,将一些规章制度用书面的形式颁布下去,作为规范。你可以将我今天说的这些话,解释给他们当中能读书识字、懂一些道理的人听,然后让他们将这些道理传下去。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也都可以说出来,有好想法的人,我们可以酌情提高待遇。”

“他们不是无足轻重的人,因此也需思考,思考我们的境况,最好能够提出好的建议。人若不会思考,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总之,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做的事,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干这个,又不适合的,或者确实有抵触的,可以早些提出来,我们都好商量。”

黄瓜最终点头,接受了谢神策的解释。在出门的时候,谢神策说道:“黄瓜同志,要告诉他们,我们是一个整体。然而你知道的,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投以同样的关注,这个不现实。目前而言,我们需要建设型的人才,也要发掘提拔那些可以作为小头目的人,要将我们这个框架完整的架起来,仅仅我们几个人,是不可能的。”

黄瓜点头,然后出门。

于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七八百人,大抵分成了两部分,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

一部分人选择出去,跟随霸王花继续招揽更多的人加入,绝大部分人,则依旧留在太行山的一个无名地带,进行基础建设以及农垦。

在热火朝天却又相对而言安静平稳的山中,谢神策整日整日的都在写写划划,力图将这个山寨的整体规划起来。

这不同于以往,他只要有想法,谢家的幕僚以及缇骑司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协助他达成,他现在只是一个人,身边也只有寥寥几个助手。于是这项工程,变的无比的浩大。何况这工程本身就浩大。

******

在整个雨季中,大晋各处的战争基本上都处于暂停的状态,只有一处,它的战斗从未停歇。

自从完全打败了晋国的水师之后,宋人兵势如虹,连破了晋国数座相当繁华的城池,声势达到了顶峰。

在五月底的时候,被宋军从陆路后背切断了补给的南郡与华容县也终于城破,汪培师以及乌山等人,在缇骑的护卫下杀出一条血路,突破数道封锁,往荆州与太子汇合。

在其后,太子占据有利地势,在荆州城下打了两场漂亮的战役,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晋军的士气,随后就是长久的城池攻防战。

荆州,天下重镇,位于晋国西南,与北方的沧州、西北的铁门关还有东南的滁州,并称为以晋都为心的晋人的一双拳脚,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只是由于长久以来的晋强宋弱,尤其是两国隔着烟波浩渺的洞庭大泽,荆州战略要冲的地位,相对于其他三城,并不十分突出。

然而毕竟占据了山泽之利,加上官道畅通,湖北道能够接收到源源不断的援助,因而战事虽然糟糕,但毕竟算是稍微稳住了局势。

进入六月,在长达一个月的工攻城战中,宋人并未占到多少便宜,然而在领兵大将潘美的指挥下,吃亏也不算太大。就是两场失利的战事,其伤亡也被最大程度的控制在了可接受范围之内。

与宋人情况相同,兵精粮足之下,荆州军算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够与宋军一较高下的晋军。而在一月有余的战斗中,表现的战力在各个方面都可圈可点。因而送往晋都的战报,也让一部分人很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还是可以打一打的,宋人也未见得强到了能够让大晋颤抖的地步,只要认真对待,一切也都还在掌握之中。

巨大的攻城锤与云梯相配合,加之攻城利器塔楼的使用,使得战事一度胶着。宋人将远近攻城器械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辅之步兵的调配,进退有据,进攻强度极大。

那边宋人攻的有声有色,这边晋军的守,也不遑多让。荆州之战双方对于当代兵法的运用,足以使其成为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典范。

再一次打退宋人的进攻,太子与乌山汪培师三人站在城墙上,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盖不了心底的疲惫。听着几名将领汇报战损等统计,不久之后太子做了指示,于是一切就都和之前一样,清扫战场,并且为下一次守城做准备。

“父皇上次说,已经与宋人接触上了,现在也还在谈判。宋人坚持不了太久,只要我们能守住,这边的战事,过不了多久就会结束的......当然,最理想的状态还是,我们能打一场真正的胜仗,那样就会更快了......”

太子的话中有着无奈、疲惫、愤懑等数种情绪,很难判断哪一种情绪在主导,若是一般时候,乌山或许不会管,汪培师一定会细细品味,只是这个时候,他没有精力去想了。

“潘美.......乌总司,还请再查一查,这个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他是被宋人有意蒙珠还是......其他的原因,总之无论胜败,这个人,我们是要弄清楚的。”

乌山点头应下。

因为南郡与华容县将南宋部分精锐拖延了足足数月,荆州得以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并进行调整,按照此时来看,宋人的进攻已经不太能够起到作用了,除了一个领军的潘美没有弄清楚,乌山自忖,宋军的战力,他已经摸清楚了。

既然宋军的威胁已经降到最低了,再加上朝廷的交涉,湖北道的战事,可能真的会结束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