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空桑氏(1 / 2)

加入书签

第627章 空桑氏

2018-07-11 作者: 李雪夜

第627章 空桑氏

“在下空桑澈。”青年坐下后,说了自己的名字。

常乐点头:“阁下如此年纪,便有如此修为,值得敬佩。”

“不敢与常大人相比。”空桑澈面带愧色。

“我不过仅白焰境而已。”常乐说。

“虽为白焰,胜天下无数蓝紫境者。”空桑澈道。

常乐只是淡淡一笑。

人是奇妙的东西,往往羡慕别人拥有的,却忽视了自己拥有的。

空桑澈羡慕他的名满天下,剑斩蓝焰,唤天地神火,为圣地破境。而他,则羡慕对方的修为境界。

这岂不便是不知足?

转念一想:人正是因为有这种不知足的天性,才会不断向上攀登,才会不断进步。只要把握好这不知足的分寸,便是向上的动力,而不是要命的问题。

“空桑家既然是六朝重臣,自然当以震国利益为重,又为何会反对震国称霸之心?”常乐问。

空桑澈斟酌答道:“不敢在常大人面前说那些遮掩的话——空桑氏亦是震人,如何不盼着大震雄风万里,威服天下?但我国陛下的野心,却未免太大了一些。”

“原闻其详。”常乐道。

有称霸天下之意者,非只震国一家,想那天下第一强者穆国,不时刻都在做这样的事?便是与大夏称兄道弟的罗国,其实内心深处,也有着称霸天下的欲望。

因为这一点而反对一国之君,反对国之大政,这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世分五座大陆,每一座大陆,都是一座独立的天地。”空桑澈道,“旧时海路不通,神火之力未降,世人便以为天下只是自己所居的这一片陆地,因此所有的争战杀伐,所有的吞并争夺勾心斗角,都只限于大陆诸国之间。”

“但转眼之间,海路被开辟出来,神火自天而降,短短数十年时间过后,天下人便惊愕地发现,原来这世上非只自己所居的一座大陆,竟然还有另外四座。于是,争战杀伐与勾心斗角,便又漫延到了五座大陆之上。”

“国与国之间竞争、吞并,原是常情,但世间事,自有其规律——两人相争,你来我往,你死我活,一切应对皆存于各自心中,想打便打,想走便走;帮派争斗,数十或上百人聚众互殴,谁人多谁为胜,但已无法如两人互斗般收发自如;而两国战争,动辄百万大军互斗,又与前两者完全不同——人员调动、粮草供应等等,皆要斗智斗力,战法诡异层出不穷,亦无人多者胜一说。所以说,数量变化,最终必带来性质的变化。”

他说到这里,常乐不由缓缓点头。

量变引发质变,这道理空桑家看得很透彻,着实难得。

可见,这世家也确实有底蕴在。

空桑澈继续说道:“遍观五大陆,虽有强国,虽有霸主,却无一国能完全独霸一座大陆。穆国也好,罗国也好,我国也罢,不也都只是称霸于大陆,号令其余诸国,而不能将之全部吞并,纳入版图,以一陆为一国?”

常乐再度点头。

他隐约明白了震帝的野心,与空桑家反对的理由。

但仍是任对方说了下去。

“一座大陆太过庞大,而人力所能管辖治理好的区域,却终有限度。”空桑澈说,“眼下世间三大强国的版图,已然达到了人力所能控制的极限,若再开疆拓土,只是空得一个版图壮大的名声,却无力真正管好这广阔土地、无数人民,而治理不力,必将生乱。如此大乱带来的后果,谁也不可预见,也许……”

他叹了口气,说:“也许反会使原本壮大的帝国,转眼之间崩溃。”

常乐再度点头:“澈兄有如此见识,实属难得。”

空桑澈面带愧色,摇头道:“哪里是我有什么见识。这些都是家祖的教导,我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鹦鹉学舌与常大人听罢了。”

“如此看来,震帝有兴兵之意了?”常乐问。

空桑澈艰难地点头:“这本是我国机密,除非朝之重臣,否则连一般官员也并不知晓,多数人只以为陛下使用的是恩威并施、以贸易牵制拉拢之法控制周边,却不知陛下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打一场大仗。”

许多事情,一旦开头,便再无忌讳。

所以空桑澈说出这震国最大的秘密之后,便再无顾忌,继续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联合雅风大陆几个小国,先以旧怨为借口攻打寰国,但后来因与夏国生出仇隙,所以又变成了攻打贵国,然后再灭掉与夏国交好的寰国、嬴国。之后,以这三国为基础,不断侵占周边诸国,最终,将雅风大陆控制于手中。再接着,以两座大陆为后盾,先灭霜花罗国,再灭圣舟穆国,一统天下。”

“你若不将此事说出,说不定他便可以成功。”常乐道。

“怎么可能成功?”空桑澈摇头苦笑,“这么一座大陆,震国完全无力照应,到时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带军大元帅在成功之后,立时不服大震朝廷管辖,自封为帝,在雅风建立第四大帝国。届时,陛下必然震怒,必会不遗余力不断派兵攻打,最终震国所有的力量,都消耗在这一场双陆战争之中,国力损耗之下,灭国也并非没有可能。”

常乐缓缓点头,不由想起了家乡那边,英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他并不知后来英国停战,不再攻打“背叛者”的原因,但却知道这的确是明智之举。否则,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消耗在这“内耗”战争之中,最终只能导致帝国落日西沉,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

但震国大帝,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显然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