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三万里风起(1 / 2)

加入书签

第549章 三万里风起

2018-06-15 作者: 李雪夜

第549章 三万里风起

天,渐渐亮了。

将近一天一夜的时间,常乐并没有让西风原的神火力量起任何变化。

罗国的官员冷笑而视,其中一些人则不看常乐,而是望向莫非与梅欣儿。

在他们眼中,这两个夏国的年轻人已然是他们罗国的人了。

小草有些焦急。

她此刻想的不是大夏的未来,而只是少爷的名誉。

少爷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最有本事的人,他说能办到的事,就一定能办到。

可是……这一次到底是怎么了?

她急得眼圈发红,忍不住想落泪,又拼命咬牙忍住,生怕自己真的流下了眼泪,便给少爷带来了晦气,少爷便真的要失败了。

常乐抬头看着天空。

天空中,那淡淡的云雾缓缓飘荡着,如一片遮天之纱,其中隐约有些什么在动,但当他仔细感应,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你需要力量。

需要能唤醒你意志的力量。

那么我便给你这力量。

可首先,先拜托您赐予我这种力量。

常乐在心中低语着,然后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前边的“你”,指的是西风原。

后边的“您”呢?

他闭眼,家乡的景物便开始在他脑海中飞掠而过,渐渐变得繁杂缭乱。他在那文字中、图画中、人物中、景象中不断地寻找,寻找着那最大的可能。

渐渐的,时空的错乱景象变得缓慢下来,那些交织变幻的景物便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了一本书。

有一篇古旧的文字展现在他的面前,于是,他恍然大悟。

是的,如此,当可以唤醒你的意志,让你明白世间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你还有再向前行的可能。

他睁开了眼睛,目视长天,缓缓开口: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这一段文章,出自《庄子·逍遥游》,为其第六段,本来是商汤问大贤者棘的一段话,常乐直接将“汤之问棘也是已”这一句去掉。而因其中一句“有鸟焉,其名为鹏”,与上一句“其名为鲲”衔接不上而显得无意义,因此改成《逍遥游》第一段之中的一句“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文中提到了“泰山”,而这个世界并没有泰山。不过常乐并未做更改,因为“泰”字本便有美好之意,解释为“美好的大山”,也可通。

此篇文章的意思,是说在极北草木不生之地,有一片广阔之海称天池,其中有一种鱼,身子宽便达几千里,无人知其有多长,名叫鲲。

鲲变化为鸟,便称为鹏。这种鸟背像泰山那样大,翅膀像天边的云,借旋风之势飞上九万里的高天,向南而去,它的目标,是最南边的另一片广阔海洋。

池塘边的小麻雀听闻之后,不由笑了起来,说:它想飞去哪里?我飞腾而起,尽全力也不过达到几丈高,也就在是草丛中飞来飞去而已,这就算是飞行的最高境界了,它却说什么飞上九万里?

鲲虽大,却并不因自己的强大而满足。它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充满了好奇,所以才化而为鹏,一飞几万里直上青天,向着遥远不可知的南方而去,追找另一片海洋。

这是志气,亦是对自由的向往,对真理的渴求,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未知世界的挑战。

小麻雀自然不能理解,所以笑它,所以不信。

但那又如何?

鴳雀焉知鸿鹄之志!

一文颂罢,常乐望向高天,沉声问道:“你到底是鲲鹏,还是那连鴳雀也不如的东西?若是后者,那么一切休提。若是前者……证明给你自己看!也证明给那些斥鴳看!”

声音传向高空,化为凡人无法看到的波动,重重叠叠,无止无休。

罗国诸官员愕然望向常乐。

虽然文道多是官员主修之道,但朝堂高官却并非皆因文采了得而得位。有些文道之力微弱者,一时却听不懂常乐此文中的意思,因此诧异,而精于文道者,却为这篇文章的立意所震惊,一时不敢相信,这样的文章会出自一个年轻人之口。

不是心怀大志者,如何能写就这样的雄文?

几千里宽的鲲,赫然天地间至强者,竟然却不因此满足,还要追求更广阔的天地,探寻遥远他方的真相,与其相比,我等凡人何其惭愧?

不过达到小小境界,便已开心满足;不过登临朝堂大门,便志得意满。

与鲲鹏相比,我等却算什么?

罗桓愕然望向天空。

作为皇室血脉嫡传,他能清楚地感应到这片天空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也能清楚地知道,那力量现在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他站了起来。

他一脸惊骇,不敢相信。

高天之上,那淡淡的云雾之中,有一种力量正在觉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