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1122年(1 / 2)

加入书签

第十八章 1122年

2015-07-20 作者: 作壁上观

第十八章 1122年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又是一年的深冬。

方天定一袭白袄坐在书桌前,看着手中的信。

江南丰收了,乐洪同意做南国礼部尚书,毫儿带来了问候云云。

附带了一份南国今年收入与支出的账本。当然,能被收录的都是大款项。

这半年,杀字军辽金相安无事,小战役打了一场又一场。相对于末日的辽国新兴强大的金国,这一切反而对杀字军最有利,应为能练兵。

庞万春当然是忙坏了,但是却很高兴,要不是太子赏识,自己依旧是一个小兵而已,说不定已经回去打猎去了。但是现在却是一个将军。手下还是弓兵营。

一切都顺风顺水,燕京城今年格外热闹,似乎都在庆祝杀字军将燕京收回。

不管那个时代,汉人都讲究落叶归根,不止是身躯,也是灵魂。

身在燕京,却是蛮荒治下,那里能感觉到自己是华夏之人?

沈泽敲门道:“太子,准备参加庆典了。”燕京城今年的庆典,有一个花灯敬天和鬼面舞的庆典,需要方天定到场,就像后世的领导一样。

方天定感觉一切都上了正轨,随即答应道:“好的,你先去准备吧。”

南国今年财政收入是300万贯,其中一百万贯投入了军队,一百万贯投入了江南重建苏州马场以及官员俸禄,50万贯作为预备应急使用,剩余50万贯存入国库。

按照现代的想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收入和支出因该相互抵消才最为健康。但是这个时代,一个不玩物丧国的君主根本用不到这么多钱,毕竟不需要用来研究歼20也用不着布防黄海东海南海。

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方天定却不知道他得罪了一个人。

事情还要从很久之前说起,蔡京有一次因为缺钱用,于是就对宋徽宗说:“圣上,自古以来,中原正统都有九鼎为证,但是经历秦末汉初的楚汉之争之后,大禹造的九鼎不见了,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是重铸九鼎的时候。”

宋徽宗也不只是喜欢玩儿字画笔墨而已,也有所有皇帝好大喜功的共同特点,于是同意了。

不久后,九鼎造好了,需要开坛祭天,拜鼎。

尊贵如宋徽宗,也不得不给九鼎磕了三个头,因为九鼎象征天权(神权)皇权、汉族信仰。是一种很重要的存在,就算是当年周王们也要拜。

宋徽宗一顿头磕下去,突然,北面的鼎,崩开了一个豁口。

你说要是微微裂开,也没事,蔡京重新回炉做一个就完了,算是瞒天过海,但是对于蔡京的手段来说也没有什么。但是这一次鼎中被蔡京克扣的铜料太多了,崩开的声音简直比蔡京放屁的声音还大。

宋徽宗当然听见了,于是问道:“这是不是不好的征兆,上天觉得我功德不够,不该重铸九鼎?”

蔡京当时的场景就很好想象了,眼珠子转的贼圆,立马接口道:“皇上,大喜事啊!”

宋徽宗当时估计很想拍死蔡京,这他妈九鼎都碎裂了还是喜事?不过蔡京不只是字写得好而已,蔡京通晓古律熟读儒书,当时天下那八车学识,他没占到八车,估计也有半车,当然有重复部分。

所以,宋徽宗就停了蔡京的说法,蔡京说:“我们大宋,乃是天地中央之国,自然是中间那一个鼎,圣上你想啊,北面的鼎是谁啊?”

宋徽宗一想,不是辽国么,瞬间明白了过来。

蔡京不愧是大奸臣,一看宋徽宗都顺水推舟了,当然大着胆子说道:“西鼎一破,辽国必定内乱,正是我们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啊!”

燕云十六州,赵匡胤两兄弟轮番战败贺兰山,雁门关什么的,宋庭对十六州只存在幻象,这个时候,也没想过要真的收回,但是宋徽宗一想,自己要是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在天上遇到其他几个祖宗的时候多有面子啊,但是他没想,他祖宗会不会因为没面子拍死他。

总之,宋徽宗就说了一句,收回燕云者,封王。

事情到了这一步,都还和方天定没什么关系。

但是后来宋庭出现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大奸臣,因为本事实在太差,所以混的始终比蔡京差一些。

这个人就是王黼,王黼应为蔡京某一次做了出格的事,顺利接替了一段时间右相的职位,某日,四处闲逛,看到了一块蔡京写的碑文,一块碑顶多千字,蔡京的封号就写了两百个字,各种少师少傅太师太傅什么的,王黼,就一个官位,一个一品封号。

就算是搬出官方又臭又长的正牌官名,总共才十多个字,这让王黼感觉自己很悲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