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葵花向阳,王家动静(1 / 2)
第16章 葵花向阳,王家动静
2015-04-30 作者: 森万象
第16章 葵花向阳,王家动静
要说《辟邪剑法》,就要从《葵花宝典》谈起。
《葵花宝典》是一位太监所作。百余年前,这部宝典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所得。
后来,华山派岳肃和蔡子峰在寺中偷阅《葵花宝典》,红叶方丈觉察之后,便派了弟子渡元去华山劝诫岳肃二人。
渡元禅师上得华山,岳蔡二人对他好生相敬,承认私阅《葵花宝典》,一面深致歉意,一面却以经中所载武学向他请教。
殊不知渡元并未修习过宝典中的武学。
他也不点明,听二人背诵经文,随口加以解释,心中却暗自记下。渡元的武功本极高明,又是绝顶机智之人,听到一句经文,便随意演绎几句,居然也说得头头是道。
不过岳蔡二人所记本已不多,经过这么一转述,不免又打了折扣。
渡元禅师在华山上住了八日,这才作别,但从此却也没再回到莆田少林寺去。
由于此事,华山派私藏《葵花宝典》之秘流传于外。过不多时,魔教十长老来攻华山,在山脚下一场大战。
魔教十长老身受重伤,大败而去。但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均在这一役中毙命,而二人所录《葵花宝典》也让魔教夺了去。
渡元禅师还俗之后,复了原姓,将法名颠倒过来取名远图,娶妻生子,创立林家福威镖局,在江湖上轰轰烈烈干了一番事业。
而东方不败所修之《葵花宝典》,正是岳肃二人所录残本,而《辟邪剑谱》则又是残本的残本,同有要诀保留,习者如岳不群、林平之俱都在短时间内功力大增。
傅沉舟通读一遍后,果不其然,这部武侠小说中赫赫有名的神功绝学,必须自宫练剑。
宝典自练内功入手,再要加炼内丹,服食燥药。若不自宫,练功服药之后,便即欲/火如焚,不免走火入魔,僵瘫而死。
另有一法,不必借助外药,而以真气孕生热力,难度稍高,却胜在内力精纯。
许多人瞧东方不败扮作女子,岳不群和林平之阴柔乖张,误以为《葵花宝典》是阴柔功夫,其实大错特错。换了别人自宫,即使不练宝典中的武功,不也阴柔怪气?
这本是太监的必然趋势,当然,东方不败的变化是夸张了一点,可这种现象放在二十一世纪,却也不难理解,有些男人没自宫都喜欢男人,何况东方教主都自宫了。
是以,阴柔化的表现并非因为功法,而是自宫。
从《葵花宝典》这一名字,以及吞服燥药的修法可知,此法并不是偏阴,反而向阳,否则修炼之后的欲/火如焚,这火劲何来?
燥药即是热药之意,服燥药再加练功生热而不得泄散,导致欲/火焚身,这种情景正与服食过多壮阳之药的特征相符,类似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所谓“欲/火如焚、走火入魔”,只怕是欲情之火难以发泄,犹如服食过多壮阳之药、催/情药物而死吧。
这欲情之火可不是普通阳火,关乎情念与本能,纵能承受十阳之火,也未必能抵御小小“情火”。
从功法立意、练法、影响来看,创功者乃太监,可见此功真意,并非偏重阴柔,而是向阳求刚。
葵花这种植物,有向阳的特性,已暗示了创功者的本意。
常人以为,此功挥刀自宫,自是偏阴,但站在传功者的角度上,他是太监,何来“去势绝阳”之说?
常人以为,此功扭曲人性,为魔中之魔,只因后来者本非太监,站在自己角度考虑,又岂会想到,始创者原就是太监,不必斩一刀,理所当然即可修习。
常人以为,此功要断绝阳气,但若如此,又何必服燥药,内力又如何衍生欲情之火,以致自/焚走火?分明是渴求阳气达到了不/泄则死的极境。
这太监应该是为了恢复健全之身,才创出《葵花宝典》,以阴柔之身而求阳刚之气。
当然,心怀希冀并不等于功成圆满。
重塑元阳,逆反天理,非至上法,焉能有成?
内力特质、功法立意姑且不论,要修此功的方法,其实十分明确,仅需想法设法,避免“欲/火如焚,僵瘫而死”即可。
归根究底,若有泄火之法代替自宫,就能克服伤残身躯的难点,练成神功。
与人双修,借阴阳相合来泄火肯定不行。
这种方法太过简单,《笑傲江湖》中那么多才智卓绝之辈,不可能想不到。
“比如有镇压欲情之火的异宝,又比如特殊的静心灵丹,还有断绝念欲的奇异功法之类……”
傅沉舟想了很多,但一时之间也无头绪,唯有留待以后,暂时是不可能练成《葵花宝典》了。
倒是剑谱上所载的《七十二路辟邪剑法》可作修习。
他运转“天地混元焱炎火”时的极速,也使得了辟邪剑法。
《林家辟邪剑法》虽然号称七十二招,但每一招各有数十着变化,一经推衍,变化繁复之极。寻常对手,纵不头晕眼花,也必为这万花筒一般的剑法所迷,无所措手。
只是这般运剑如飞,最耗内力,每一招都须出尽全力,方能使后一招与前一招如水流不断,前力与后力相续。
正如刺客,瞬间爆发,一击必杀,快绝狠极而无法持久。
然而不论是拳脚刀剑,任何一招之中都必有破绽,由此乘虚而入,一击取胜。
↑返回顶部↑